旺仔小说网

旺仔小说网>山青卷白云女翻译与王维最新章节 > 第47章(第2页)

第47章(第2页)

“阿英……她实则不喜汉人,也不敬重大唐皇帝。她说,浑部内附大唐,已有数代,可唐人仍然不肯像待汉人一样待浑部的族人……河西各族混居,边民有这般心思,也不足为奇。但……自从我曾祖凉国公起,我家一直忠于大唐皇帝。我很敬爱她,但又实在为难。”他说得委婉,但话中的无奈之意掩也掩不住。

浑英不能接受被区别对待,这其实是很多胡人都有的感受。而安重璋家是河西豪族,属于本地长官也要着意礼敬的地方大豪。他的曾祖安兴贵是凌烟阁功臣,到了他父亲这辈,虽不如曾祖风采闪耀,也曾做过鄯州都督,所以他是真正的土豪,又是官二代,没法代入浑英的情绪,也很自然。

政见不合导致的分手,一般是无法挽回的。我不知道如何安慰,也或许他根本不需要安慰,于是我只能向路边的饼贩买了一个加糖的?饼,塞给他。

我们约了过一日去寻阿史那盈科,便分开了。见时辰尚早,我便迫不及待地去寻王维。王维闻得我来访,连忙迎了出来。我故意挑刺道:“你并非倒屣相迎,可见心中不甚以我为意。”

他喊冤:“你只管胡白!我写字写到一半,且放下了来迎你。”我一顾他身上,果见他袖口处微染墨渍,遂笑道:“你写的什么字?”王维笑道:“是一首诗。我正在苦思其中二字。”领我走入室中,指向案上铺开的熟纸。我看时,只见那纸上写的是: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我回眸笑道:“你可是在苦思这‘直’‘圆’二字?”王维笑道:“阿妍伶俐,一看便知。”我想起《红楼梦》里香菱学诗时对此诗的评价,叹道:“惟有此二字,才能教人眼前如见此景。”

王维道:“阿妍知我——我平生漫得诗人之名,实则最想做的还是画师。我平生愿望,便是教人看我的诗时,想到画,看我的画时又想到诗。”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宋朝苏轼对王维的评价,没想到王维本人也作此念想。

那一瞬间,我竟有些嫉妒苏轼。这个大宋朝的顶尖才子,对大唐朝的顶尖才子的理解和认知,原不是我一个庸常女子比得上的。有生之年,我真的能走近王维的内心吗?

像是要与苏轼竞争谁更理解他——与一个男人竞争,多么可笑啊——我赌气道:“你这诗最后两句,‘萧关逢候骑’借用何逊的‘候骑出萧关’,‘都护在燕然’借用吴均的‘将军在玉门’,是也不是?”[1]

王维拧了一把我的脸:“偏你什么都看得出,我简直……我简直……”

“简直什么?”

“简直教你看透了,在你面前一无所隐。”

我抬手,又去戳他的脸:“我要是有朝一日能真的看透你才好呢。可我若是看透你了,只怕就不喜欢你了。”

他笑着躲开:“今日的事如何?”

“今日……”我一想到浑英和安重璋相对的尴尬场景,就唉声叹气,“委实没想到,遇上了五郎的……”

“五郎?”王维玩味似的重复这两字。

今天上午,刚发现我和安重璋认识时,他也这样重复过一回的。我突然悟了安重璋为何让我不要当着别人唤他五郎,于是惶恐讨好道:“我以后多多唤你十三郎。”想了想,又补充了句,“再也不这般唤别的男子了。”

他慢慢研着墨,说道:“阿瑶不会这样。因此……我竟拿捏不好分寸,是不是该和你计较。”

那墨锭是潞州的松烟墨,号称坚若玉石,纹似履皮,气如兰麝,是难得的珍品。但士大夫们所热衷的这些指标,在我眼中近于玄学。我只觉那气味并不好闻,而他的话声,也有些刺耳。

王维的话里,实则有三分取笑的意味。但在我听来,却像是暗示着什么。我愣了一愣,忽然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我本来也不是一个长于自制的人。

“你动辄将我和瑶姊比,想来是忘不了她。既是忘不了她,那日又……又何必那样对我?”我望着他,尖锐地问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