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仔小说网

旺仔小说网>山青卷白云女翻译与王维改名 > 第30章(第2页)

第30章(第2页)

崔颢抹了把脸,大踏步走了。

“这话,论理我不该说。但是,有时,我甚至想,阿瑶行事得体,使我不必着意宽纵她,实则……是一种幸事。因为,时日久了,我经常分不清,我的宽和,究竟是出于伪饰的习性,还是出于特别的爱护。我愿意宽和待人,但不愿以伪饰的宽和待阿瑶,待任何我在意的人。”王维将语速放得很慢,不知是为什么。

我说不出话。

“至于你,阿妍,我待你宽和,既是因为你是明昭的阿妹,也是因为,不止我阿娘和阿琤……阿瑶也很喜爱你。她说,”他将视线投向低垂的深绿柳枝,“她很喜欢给你梳头发。打扮你的时候,她很开心。她还说,阿妍有时聪慧,有时痴傻,反而比一味聪慧的人更加惹人怜爱。我想,她说得不错。”

“是这样吗。”我自语。

“总之,阿妍,多谢你。多谢你问我,多谢你……替阿瑶问我。”他的话语里,终于明明白白地显出一缕深浓的苦涩。

我胡乱点了两下头。

“至于张五娘子,我待她宽和,无非习惯罢了。你不要多心。”王维弯腰,襕衫的袖子拂过几案,那枚蔷薇花瓣便轻飘飘地落了下去,与阶下的落花混在一处。

我动了动嘴唇,立刻靠直觉答道:“我有什么可多心的?”

王维的动作陡然一顿。

“我失言了。”他说。

回到我住的院里,崔颢背对着院门,立在屋前。听见我的脚步声,他转身,双目灼灼地盯着我。

对王维一通质问之后,我感到彻骨的疲倦。但对上崔颢的眼神,我又一个激灵,不得不打起精神:“阿兄。”

崔颢忽然又笑了,但那笑意,也似是压抑着什么:“你知道现任通州刺史是谁吗?”

“啊?”我茫然。

“现任通州刺史,姓李,名昌,字适之,是贞观朝的废太子李承乾的孙儿。他的父亲是废太子的长子,原本该做储君的。”

“啊。”

“他尚未及冠,便做了官。有一次他经过扬州,去看望一个姓许的人,盖因许君曾有恩于他。他到了许家,才得知许君已然逝世。他问许君的妻子,家中可有什么待办的事。许君的妻子说,女儿的婚事还未定下,她很担心。他便问:‘我可以吗?’于是和那位许家女郎结了亲,亲自来照料许君的女儿。”

“哦……”倒是好一段传奇。我懵懵懂懂,崔颢怎么突然讲起一位天潢贵胄的传奇逸闻来?难道御史台在搜集证据,要弹纠这个什么李太守?

“我可以吗?”崔颢又低声念了一遍这句话。

我有些发愣:“啊,这位李太守很有魄力。这句话委实……”很像言情小说里会有的台词。不过,“你们男人也喜欢这种故事吗?”

崔颢走近两步,脸上的神色很难形容,一时像是生气,一时又像是急切。他的幞头上照例簪着小小的茉莉花,在暖风中洋溢清幽的香味。

我不觉踮起了脚,凝神嗅那香气——没有空调的唐朝夏天,最能安慰我的,就是茉莉花的清香了。这种气味,让我想起家乡,我真正的家乡。北京人爱喝茉莉花茶,自前清时已有之,每被南方人士讥为不知茶、不解茶。但在我心里,没有满院子的茉莉香,夏天就总像少了点什么。

所以,到了唐朝,见到卖花人卖茉莉,我要买两把;见到茉莉花丛,我每每闻上半天;崔颢几乎日日都簪茉莉花,但有时我经过他旁边,仍是忍不住驻足几秒。他可能觉得这种行为太蠢,伸出了手,发泄似的大力揉我的头发。我赶紧跳开,捂住头:“做什么!”

这也不能怪我啊!这个时代基本没有花香味的香水,有的那些我也买不起,全是大食蔷薇水那个档次的。茉莉的香气留不住,可不就只能趁着花期,多闻一闻?

“痴儿。”崔颢嘲笑了我一句,语声迟滞数息,才道,“我看,我们回长安罢。”

我一呆:“这就回长安了?”

崔颢笑了:“不回长安也可以,反正,先离了成都。来了二十余日了,也该走了。再不走,你让王十三兄如何自处?”

“什么?”

“张五娘子常常来寻王十三兄,但张节帅……”崔颢望了望左右,凑到我耳边,压低嗓音,“并不十分中意王十三兄。而王十三兄碍于节帅的面子,又不能严辞峻拒张五娘子。再留下去,不免尴尬。”

张敬忠不中意王维?我还从来没想过这一点,不过……看他的样子,的确是很有雄心的人。而王维并未在仕途上锐意进取,自从被贬济州以来,闲居数载,至今没有重新做官,其实未必入得了张敬忠的眼。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