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仔小说网

旺仔小说网>从退出娱乐圈开始 > 75拐卖(第2页)

75拐卖(第2页)

陆北旌也考虑过给季青换一个人设,但他最后还是坚持了自己的初衷。

他投拍《夏日》,起初的目的就是为了警示年轻人,告诉他们这个世界仍然充满危险,怀抱着热血的他们要小心。

人口拐卖这种事自古就有,古今中外都不缺。这个跟社会形态、文明发展程度、科技水平没有一定的关系。所以不能以为在发达的城市,先进的国家就不会出现这种事,这个想法一开始就是错的。

陆北旌是特地了解过这方面的内容的。

人口拐卖虽然各个时间段,各个国家,各个地区都有。但发生在每一个国家、地区、时代的拐卖人口的成因各不相同。

古代西欧、英国海洋贸易和美国建国早期的拐卖人口起因都是因为劳动力缺乏而造成的,所以他们拐卖的主要选择都是成年男性,强壮的男性才是他们的首选,他们不会要老人、小孩子和女人。

而在中国建国后严打的拐卖女性与拐卖儿童的原因都是因为根深蒂固的传宗接代思想和男女差距。

这个是历史遗留原因,无法根除,只能缓慢改善。

我们在继承了五千年历史伟大一面的同时,也不得不继承它的糟粕。

所以在中国发生的拐卖,一般集中在年轻的女性和男童身上。

故事发生在一个村庄里。

中国除了城市之外有大量的自治村。村委自治,由村民普选出村长。村长在村里担任着像古代县官一样的职位,村中权责一般并不清晰,也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

陆北旌曾经拍过一个讲述大学生村官的电视剧,在那时他就了解了关于自治村的事。

说一句有点弱智的话——他在这之前从来不知道原来城市之外的村竟然几乎都是走自治路线。

可以类比一下美国的自治洲。

自治村虽然没有自治洲那么大的权力,他们没有立法权,也没有村武装力量。但除此之外,自治村确实是一个小型的半封闭社会生态。

他在拍电视剧的知道得知大学生村官是一项推行了很久的政-策,有很多曾经下过村的工作人员对他说“在村子里,你要学会妥协”。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陆北旌翻阅过大量的关于自治村的新闻资料,被里面各种“新闻”给震憾了。

其中有一个村,村中所有的少年男女都是在十四五岁的时候就在家长的安排下结婚——当然,他们不会有什么结婚证,只需要拍个结婚照就公然以夫妻名义一起生活。所以新闻标题就是很惊悚的“三十几岁就三代同堂,五十几岁就五代同堂是真的吗?”

结果新闻报道显示这还就是真的。

拍摄镜头非常清楚的拍下了村民家中一张张挂在墙上的结婚照,两个明显初中生模样的男孩女孩僵硬的抱在一起,背景是电脑制作的炫彩背景。

记者暗访,询问村民,问她今年几岁,有没有孙子?那个女子回答,她今年三十六岁,已经有小孙子了。

记者又问,觉不觉得孩子这么小就要结婚生孩子,不是该去读书吗?

女子这时有些不知如何回答,只是说:“都这样,祖祖辈辈都这样。”

这种事当然是,不合法的。

但这不是强j,而是未成年男女发生关系并生孩子,对这种行为,除非其中一方提起告诉,不然主审机关很难插手,而且到底要处罚哪一方呢?还是要处罚父母呢?一整个村代代如此,要从何时查起呢?要怎么处理呢?

新闻后续并没有给出这个村到底最后怎么样了,主管机会有没有做出一些努力,或许他们做了,但习惯是难以根除的。

陆北旌在五年前,在大学开学前,接连在报纸和新闻中看到有女大学生在去报道的途中失踪了。她没有去学校报道,不知道去了哪里。她的父母找记者、找警察,始终没有消息。

他能猜得到这个女孩子遭遇了什么,但在当时有限的条件下,找到她几乎是一个不可能的事了。只能期待有一丝线索可以追查下去,希望能有一丝线索留下来。

那时他想起了他在拍摄电视剧时阅读的海量的资料,从中读到的不止是艰苦朴素,也有犯罪与痛苦。

他萌生了要拍这样一部电影的想法。

用他自己来做警示的例子,用季青这个女角色来加强这一个印象,希望可以让更多的年轻人在走上社会之前,先学会一点点警觉心。

陆北旌对柳苇说:“你知道拐卖的原因是什么吗?”

柳苇想了一下,说:“穷。”

陆北旌摇摇头:“不是,是男女的绝对差。我们打个比方,同一个十年内出生的男女,他们都只跟同样年代的男女结婚,并且他们中所有人都成功结婚了,没有剩男剩女。这是一个最理想的状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