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仔小说网

旺仔小说网>我在大周赚钱全家冬天不热 > 第37章 过河离开故土(第1页)

第37章 过河离开故土(第1页)

第37章过河离开故土

知府衙门,杨知学就任三边总督,陕西巡抚之后听从朝廷之令大规模转移陕西西南部老百姓往陕西避难,朝廷的想法杨知学心中明了,在山西和陕西之间创造一个无人区,一旦东胡人入侵陕西,后勤压力就会陡增,至于东胡人直接进攻洛阳问题也不大,如今洛阳云集陕西最精锐边军,另外京营也开始大肆扩军,南方三万淮军精锐也已经到达洛阳周边,随时可以增援。

就在这时,一个知府衙门书吏走进来对知府大人点了下头转专对杨知学说道:城外来了十几个骑兵,说是汾阳县日升铜厂的东家,他们说铜厂有六万斤铜今早已经起运陕西,让官府开个条子,到了陕西到底谁接收。

“另外还有一件小事,铜厂东主想接城里一家人过河去陕西,好像是一个叫林伯的一家人。

杨知学狠狠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他还真把铜厂的事给忘了,如今他担任三边总督,陕西巡抚正是缺钱练兵的时候,多少钱都不嫌少,更不要说那六万斤铜可以换做十几万两银子。

此时的林伯全家正呆在家中等待官府出发的命令,这几天林伯度日如年,平阳城戒严他们一家根本出不去,只能等待官府消息前往陕西。

林伯望着一大家子十多人心中忐忑不已,他害怕等不到去陕西,东胡人的骑兵就会包围平阳城,林伯不止一次祈祷一家人度过此次劫难。

“咚咚咚,呼啦一下,林伯大儿子满脸喜气进门说道:外面有衙役来通传说刘平安在平阳城的城外来接咱们一家,要咱们快点出城。

“呜呜呜,林伯听到刘平安带人来接他直接痛哭起来,心中对刘平安感恩不已,但也知道此时不是多愁伤感之时,急忙召集全家,带着积攒的银钱快点出城寻刘平安。

刘平安等了一个时辰就见到林伯一家坐着一辆骡车往他这边而来,心中给平阳城的官老爷叫了声好,他没想到因为六万斤铜之事还给了一辆骡车,讲究。

“呜呜呜呜,平安,老朽没想到你还没忘了我,林伯见到刘平安后扑到他面前痛哭了起来。

“林伯不要这么说,要是没有您老人家我也不会有今天,刘平安扶起林伯又对他的家人略微点示意头下令返程。

一天后,刘平安目瞪口呆望着渡口方向人山人海的场面,渡口除了一望无际的老百姓就是一辆又一辆的运粮车队,整个平阳府的粮食好像全都运了过来,平阳府这样那其他府县呢?

朝廷难道真要把靠近陕西的府县全部搬空,更应该说只要东胡人没占领的地方所有百姓全都带到陕西,这么多人怎么养活?

“刘小哥人太多了,我们怎么办?冯家冯阿大急匆匆赶过来询问,今天他以为仗着冯家有个在京城的礼部尚书可以走后门过河,没想到陕西官员嘲笑他,拿什么证明你们是礼部尚书冯大人的家人,把冯阿大的嘴直接堵住。

刘平安望着远方渡口不在意回道:不用担心,我手里有新任三边总督,陕西巡抚的条子,上面可是有杨知学的大印,渡口官军不敢难为我们。

“对了,你们家主冯家大老爷还没消息?

冯阿大一听刘平安有杨知学条子心里一喜,又听他问起大老爷冯道林心中一片哀伤,太原城被攻占,谁知道他家大老爷是否还活着,但愿能逃过一劫吧。

渡口,刘平安亲自领着几名乡军赶来想跟渡口官员打招呼,他担心时间拖得久,东胡人反过来劲绕过平阳城直接往渡口而来,那样他一大家子和整个四平镇父老乡亲再也没机会过河。

“什么人,站住?一名持刀士兵大声怒吼,后面站着一位身穿官服的正四品官员,正是延安知府周传忠,他自从接到新任巡抚杨知学命令这段时间一直住在渡口,引导山西百姓过河。

刘平安对着蒋传忠方向拱了一下手说道:大人不必惊慌,我是平阳府日升铜厂东家,受三边总督,陕西巡抚杨大人之令,装载六万斤铜渡河,请大人尽快安排我过河。

蒋传忠一听是巡抚大人之令,又听到有数万斤铜要过河不敢怠慢,急忙叫人把刘平安叫过来询问。

刘平安也不想耽误时间,从怀里拿出一张盖有杨知学大印的纸张递了过去,蒋传忠接过来看了一眼,确定是陕西巡抚大印急忙安排人,尽快让刘平安带的人过河,特别是装载铜的车辆。

又过了几个时辰,刘平安接到允许通过的命令,不敢怠慢急忙下令所有人尽快过河,又叫人叮嘱手下人,叫他们告诉百姓看住自家孩子,过河的时候别掉进水里。

过河非常顺利,刘平安踏上对岸的土地松了口气,就算东胡骑兵此时过来也无济于事,天生不会水的草原人,绝无可能骑马过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