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茵她们回来没多久,邮寄的包裹到了。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于茵没想到自己当时买了这么多东西。
看着如小山般堆放在地中央的包裹,于茵甚至想不起来自己都买了什么。
来吧,拆包裹。
曾经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拆快递,像开盲盒一样,把从某多上拼来的快递一件件打开。遇到物超所值的,就庆幸不已,遇到质量不好的,就退货。
有人说,看全国有多少人用某多,就知道有多少穷人。
穷与富,看个人怎么理解了。有首诗写的很豁达,“广厦万千,夜眠仅需三尺。家财万贯,一日仅需三餐。”很写实,人生的真谛,但是,又有多少人能悟透呢。
不瞎想了,自己又不想成佛,就是一个俗人而已。
俗人拆包裹吧,享受自己不一般的乐趣!
衣服,瑕疵布,床单,纱巾,鞋子……这些留着自己家用或是人情来往都是不可多得的东西。
海米,干海带,干海参,蛤蜊干,大虾干……各种海产品,于茵都收到仓房里。现在没有琳琅满目的钙片,这些海产品就是两个小崽子钙的来源。
相机,收音机,有些瑕疵的闹钟,上了弦能蹦的青蛙,公鸡……这些是比较贵重的物品,都是于茵一点一点挑出来的,留着自己用的。
还有一些小饰品,珍珠耳环,贝壳风铃,木质小船,苏绣制品,香包……传统工艺的手工制!品,是于茵买给自己的。给这个灰暗的年代来点色彩,是不错的精神慰藉。
……
东西太多,于茵整理了一上午。
把需要送人的单独放起来,其他的都收拾好,这一趟沪市之行,彻底告一段落了。
于茵这次主要目的是出售空间里的物资,还做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那就是拿着他们云省的各种易保存的特产,拜访了供销社,副食品商店,还拜托二姐夫,看他们百货大楼有没有可能采购一些她们云省的特产。
不管能不能成,于茵都想尽一份力。
这边的条件艰苦,农民尤其是山民的生活太难了。别说是全国都勒紧裤腰带的七十年代,即便是几十年后,这片土地也有很多生活困苦的人,挣扎在温饱线上。
于茵留下他们县办公室的电话,希望有电话打来。
好东西不少,运输是难点。
于茵只是一个小小的会计,很多层面是她够不到的。得找个有能力的人来牵头,事情才有办成的希望。
可是,工作好几年了,于茵能说上话的人有限,基本就是她们总接触的这几个人。县委书记什么的,于茵都没说过话。
想了半天,觉得褚建国是她最好的选择了。
吃过中午饭,于茵晃到革委会那边,看看褚建国他们在不在。
“嫂子,来这有事?”
王文也看见于茵,很是纳闷。嫂子很少过来这边,她一般不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的。
“啊,有点事。正好,文也,你有时间吗?我和你说说,你帮着分析分析,看能不能行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