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仔小说网

旺仔小说网>南柯梦主人公 > 第85章(第1页)

第85章(第1页)

“诗哪有写尽的?只是因为本朝只考文章不考诗罢了。”

“可是穆相说那不是他写的,还特意注明。写那诗的人好像叫什么何皎皎。”

“好好的小伙子,为什么要起这么女里女气的名字?”

“不要关心这个了,关心关心诗行不行?什么样的诗敢题在崔颢旁边?他那首《黄鹤楼》可是古今第一七律。”

“嘁,《黄鹤楼》半古半律的。要说古今第一七律,当然应该是杜甫的《登高》。”

三人进了城,寻了一家离城门最近的客栈,将马匹交与店家饲喂草料,方在桌边坐下,便听见人们议论纷纷。梅任行很有兴趣地转过身去,顾生寒只是随意指了一些饭菜,又要了些茶水,便闭目小憩。皎皎则是窝在桌边扶额不语,暗自回想穆相到底是什么时候把自己的诗题上去的,想了想觉得应该是他第二天出去的时候。只能安慰自己让写的是《黄鹤楼》,不拘格律,只讲意境,不是《登高》这种工整无比、技法纯熟,还要讲意境的。要是写《登高》,真不如挖个坑把自己给埋了。

穆相将两个版本都题了上去,供人作推敲之辩,士人自然乐于将其作为谈资,抄录给亲朋故旧一观。这些书信走的都是官路,比民路要快上许多。其中一位士子从怀中抖出一封书信,将两版《黄鹤楼》都念了一遍。念罢,众人开始哄抢他手中的书信,挤在一起品评,赞不绝口。皎皎却更觉尴尬,把看得津津有味的梅任行的头掰了回来。

梅任行道:“做什么?他们说得不对吗?”

皎皎道:“我水平什么样,我自己心里还是要有点数的。夸得实在太过了,绝对没有他们说得那么好。现在把我那首捧得那么高,只是因为太久没有这样的诗,物以稀为贵罢了。”

梅任行道:“我觉得挺好,那就是挺好。”

皎皎道:“你的眼光我自然相信,只是……”

此时茶水已上,皎皎于是斟了一盏递给顾生寒,又斟了一盏推到梅任行手边:“我和城北徐公相比,哪个好看?”

梅任行愣了一下,随即笑道:“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皎皎叹了口气:“看吧。”

梅任行道:“别叹气啊,可以信。”

皎皎道:“不能信。”

梅任行道:“可以信。”

皎皎道:“不能信。”

两人只顾斗嘴,自然没有注意到顾生寒那一闪而过的不悦。饭菜已具,三人专心吃饭,耳旁却仍语声不绝,由不得人听不到。有说这个版本好的,有说那个版本好的。争了约莫半顿饭的工夫,帽子已经叠到了房顶上——说“从此别”那版好的,被另一派指责视格律规矩如无物,将来怕是不止逾矩,连杀父弑君都做得出来;说“成死别”那版好的,则被指责只注重单句出彩,如此个人英雄主义,不识大体,将来为了博一己之私、一人之名,多么祸国殃民的事情都做得出来。

终于有人看不过去,劝道两个版本都很好,没必要争个高低。又有人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强求一致倒也罢了,还给对方扣帽子,岂非小人行径?众人一时无言,最后有和事佬道,诗不辩不明,大家不过是各抒己见,并不是为了求同,更没有为了求同给对方扣帽子,不过是表达一种担忧罢了,而且也不是对于对方的担忧,而是对于愚昧世人的担忧,既读书识字,自然要注意作品解读的教化作用。

众人面色稍缓,于是搁置争议,为了缓解尴尬,开始讨论尾联何解。有人说尾联不过故作惊人之语,其实狗屁不通;有人说是告诉人们不论人间还是天上,路皆艰难;有人说是赞成远游谋取功名,但劝换一种方式,不要做出一副世外高人之态;有考古派说是告诫不要轻信他人,黄鹤不知把人驮到哪里去了,不然为何从来只有传说,没有确切的遗迹;有讽今派说是讽刺修仙论道,求药登仙皆为虚幻之事,正所谓“唯闻人作鬼,不见鹤成仙”。

皎皎本就身体不适,听着众人一通乱糟糟的争论更是有些头疼,于是看起了墙壁上的《交通论》——“天下之利,在于交通;小国寡民,必有久戎。人不相知,则一山之隔,互为仇雠,执戈矛以为常,自谓乡邻一体,曾不知上下之相欺、左右之相轧。物不相换,则一地之间,需产万端,洋洋乎以为能,咸言物候无异,植橘树于淮北,求鱼鳖于木上。”是穆相的手笔,仿其真迹雕刻而成,待要继续看下去,便听见了那句“唯闻人作鬼,不见鹤成仙”,正欲点头,却想起阁主说过,诗写出来,便与自己无关了,每个人都可以有每个人的解读,便继续埋头吃饭了,心里还念叨着交通不便是互为仇雠的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