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仔小说网

旺仔小说网>清代后妃大全 > 第20章(第2页)

第20章(第2页)

————————————

①《皇后率瑾贵人珍贵人诣慈禧皇太后前行礼等事宜行程单》,光绪二十年,档案号:05-13-002-000310-0059,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铺设拜毡毕,总管梁保请皇后、贵妃、嫔、贵人、常在、公主,各就拜毡立。寿康宫总管王得恩、田代余,奏请皇太后升迎晖殿宝座。皇后、贵妃、嫔、贵人、常在、公主等行六肃三跪三拜礼。礼毕,寿康宫总管王得恩、田代余奏礼毕。皇后等位至敷春堂西马坐船,至松风萝月马头。乘轿过南楼门,至马头坐船,由安乐渡至同乐园后马头,步行至同乐园等候。

皇太后起座,还顺寿轩升座,总管刘进喜奏请上步行至顺寿轩,谓皇太后前递如意毕,乘轿至西马头坐船,至松风萝月马头,乘轿过西楼门,至马头坐船,由安乐渡至同乐园后马头,步行至同乐园等候。

总管李景云引如贵妃、恩嫔,诣皇太后前递如意。行礼毕,总管王得恩、田代余,请皇太后从敷春堂西马头坐船,至松风萝月马头,乘轿过南楼门,至马头坐船,由安乐渡至同乐园后马头。上同皇后、贵妃、嫔、贵人、常在等位在后月台迎接皇太后,随至同乐园看戏。

午初进皇太后果桌。午正一刻进皇太后晚膳。未初三刻戏毕。

皇后从后马头坐船,由安乐渡至秀清村马头,乘轿过南楼门,至松风萝月马头坐船还敷春堂。

上步行,由西穿堂至洛伽胜境马头坐船,还慎德堂。皇后等位从后马头坐船,还湛静斋。

酉初,上从圆明园殿乘轿,由如意桥,至生秋庭冬供前拈香毕,乘轿由如意桥还慎德堂。①

可以看到,无论是冬至还是寿辰,一整天内,有半天的时间均要进行复杂而乏味的典礼仪式。至于在这种日子内看戏,恐怕除了帝后自己之外,其他主位都只能差强人意,未必能够放松、尽兴。

这种对于“程式化”“仪式感”的追求也充斥在宫廷的日常生活之中。如清宫宫规内规定:“皇帝驾临内宫,本宫居住之内庭等位咸迎于本宫门外立俟。驾至,随行进宫。驾回,仍送于本宫门外。若皇后驾临,各宫迎送之仪

——————————

①《呈皇后静贵妃等诣皇太后礼仪清单》,道光十七年,档案号:04-01-14-0063-049,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亦如之。”①

与这些“礼仪”互为表里,清代宫廷内还有详细、复杂的“规矩”制约着后宫主位的生活。以后宫主位们与自己的本家关系为例。根据宫规:“内庭等位父母年老,奉特旨许入宫会亲者,或一年,或数月,许本生父母入宫,家下妇女不许随入,其余外戚一概不许入宫。”②“各宫首领遇年节奉主命往外家,或以事故慰问前往者,不许传宣内外一切事情。”③而且“不可将宫中所有移给本家。其家中之物亦不许向内传送,致涉小气……除来往请安问好以外,一概不许妄行”。④除去特恩之外,只有在后宫主位怀孕之时,“有生母者许进内照看”⑤,更不要提一些文学作品里所渲染的“回家省亲”了。⑥换言之,清宫是从“规矩”上尽可能地割裂了后宫主位与其原家庭的联系。

至于生活中的细微小事,一样有诸多“规矩”。如咸丰五年时,玟(珳)贵人被文宗咸丰帝降为官女子,其理由除“凌虐使女”之外,还有“与太监孙来福任意谈笑”一条。文宗在上谕中指出:“六宫规矩理宜严肃,嗣后若再有任性凌虐使女,与大监诙谐,无所不至者,朕必照此办理。若太监再有似此无规矩者,朕岂能尚如此轻办,必即将太监正法。”⑦可知连后宫主位与宫内太监谈笑这等小事均属触犯“规矩”,可见清宫规矩之严密。

繁复而空洞的“礼仪”和“规矩”实际上造成了宫廷人员之间感情的相对空疏,也使得她们的生活乏味、空虚。这也是清代以宫廷为首的旗人世家“礼仪”和“规矩”愈发繁复之后的通病。其中更以寡居的先朝后宫主位的生活最为淡泊。清末太监曾经这样记述穆宗同治帝的遗孀献哲皇贵妃一天的生活:

这位太妃早晨起床后,由妈妈、宫女替她穿衣服鞋袜,走出寝宫,由

——————————

①《国朝宫史》卷8,上册,第139页。

②《国朝宫史》卷8,上册,第139页。

③《国朝宫史》卷8,上册,第139、140页。

④《国朝宫史》卷4,上册,第43、44页。

⑤《国朝宫史》卷8,上册,第139页。

⑥谨按,关于所谓“省亲”之说,可参考王光尧:《清代后妃省亲与清宫客房》,《紫禁城》1991年第2期。

⑦《钦定宫中现行则例》卷2,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六十三辑》,第219、220页。

梳头的小太监给她梳头、整装。八点钟进早餐,餐后,她回到屋里去坐下,手拿着念珠念半个钟头无声佛。随后吃茶,吸水烟、旱烟。午后一点钟进小餐,餐后歇午觉。三点钟起床,四点钟进正餐,餐后又回屋里去念无声佛。随后由妈妈、宫女、太监们陪她,也许到外面转转,散散心;也许摸骨牌,让太监们讲故事、说笑话,让小太监们学猫叫、狗叫,乱批些什么,有时候也由太监讲些从外面听来的新闻。无聊的时光常常这样混到夜里十点、十一点,进完晚粥,太妃就进寝宫睡觉了。①

在这种生活氛围的影响之下,许多后宫主位,特别是寡居的后宫主位,在长期的宫廷生活中逐渐失去生气,如穆宗同治帝的遗孀恭肃皇贵妃与敦惠皇贵妃,在溥佳的回忆中,即是“枯瘦而苍白的脸上,总带着一种无限忧伤的神气,没有一丝笑容,说话的声音细得几乎听不出来”。②

第四节时代的变化

如前文所述,整体来讲,清代后宫主位的生活即是在高标准的物质基础之下,谨慎小心,恪守位分,充满繁复而空洞的“礼仪”“规矩”,高压且乏味。但同时,也应当看到,在有清一代二百余年的时间里,其生活所受到的限制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以后宫主位与宫外人员的关系为例。在清初时,凡是生育了成年子嗣的前朝后宫主位,大多可以在新帝的允许之下搬离宫廷,由亲生或抚养之子赡养,安度晚年。如世祖的宁慤妃,即在康熙三十一年搬离宫廷,住在其子和硕裕宪亲王福全府内,直到薨逝。圣祖的惠妃、宜妃、荣妃等也照此例,在雍正初年搬离宫廷,与自己的亲子或养子家庭住在一起。但是,这种情况却在高宗乾隆帝即位后废除,改为“每年之中,岁时伏腊,令节寿辰,二王及各王贝勒可各迎太妃太嫔于府第。计一年之内,晨夕承欢者可得数月,其余仍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