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高宗循贵妃,镶蓝旗满洲伊尔根觉罗氏,两广总督桂林之女。乾隆二十
——————————
①《乾隆至嘉庆年添减底帐》,《国家图书馆藏清代孤本内阁六部档案续编》,第4册,第1633页。
②《为顺妃病势稍好情形拟于十月初二日启程事启》,档案号:03-0187-2682-00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③陈可冀主编:《清宫医案研究》,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册,第57——110页。
④《为顺妃降为嫔其妃分册印撤出交包衣昂邦事等》,乾隆五十三年正月初九日,档案号:05-13-002-000476-000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⑤《掌仪司为顺贵人薨逝传唤喇嘛转咒等来文堂抄清单》,乾隆五十五年九月初四日,档案号:05-08-030-000030-006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⑥《为顺贵人前周年礼致祭应用桌张刷套照例送往事致内务府》,乾隆五十六年七月,档案号:05-13-002-000066-0028,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⑦《呈各皇帝位下妃嫔清单》,道光二年,档案号:03-2817-070,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三年九月十八日生。乾隆年间参加八旗选秀,乾隆四十一年十一月十四日,被指定为贵人。同月十八日入宫,诏晋为嫔。乾隆四十四年十月初八日,以礼部尚书德保为正使,礼部侍郎达椿为副使,册封为循嫔。乾隆五十九年十月二十二日,诏晋为循妃。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以大学士王杰为正使,礼部左侍郎刘权之为副使,册封为循妃。嘉庆二年(1797年)十一月二十四日薨,年四十岁,诏以贵妃例治丧。嘉庆四年九月十一日,奉安裕陵妃园寝。
[家族背景]
高宗循贵妃出身奇雅穆系伊尔根觉罗氏,根据《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载,此支伊尔根觉罗氏世居阿库里地方,在清代众多伊尔根觉罗氏支系之中属于一个较小的支系。这个支系的共同始祖名讳已不可考,在清初入旗时分为四支,分别被編入镶红旗满洲和镶蓝旗满洲。其中,被编入镶红旗满洲的奇雅移之孙奇努,因战功获封巴图鲁封号和二等轻车都尉世职,在四支中最先获得高级官职,故而谨以奇雅穆之名为此支系命名。循贵妃的祖先是奇雅穆的同族,被编入镶蓝旗满洲,入旗的始祖名为胡成额。①
胡成额一支入旗之后,均为兵丁阶层。至其玄孙屯多首先出仕,仕至护军校。屯多之子名为都喀士,仕至博士,开始向科举发展。屯多娶妻富察氏,生有三子,第一子名为海色,仕至钦天监挈壶正;第二子名为满都,在仕宦上颇为出色,历任内阁侍读学士、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理藩院右侍郎等职,仕至工部尚书;第三子名为夸柱,仕至护军校。其中,海色娶妻完颜氏,生有三子。第三子名为春山,字长人,号丹崖,是康熙五十一年进士,历任翰林院侍讲、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等职,仕至盛京兵部侍郎。在满都和其侄春山两代人的努力之下,胡成额这支伊尔根觉罗氏开始作为高级官员和科举世家进入世家联姻圈,而春山即是循贵妃之曾祖父。
根据谱牒记载,春山先后有四位嫡妻,依次为瓜尔佳氏、赫舍里氏、瓜尔佳氏、伊拉里氏,共为春山生下两子,第一子名为鹤年,字芝仙,号鸣皋,是乾隆元年进士,仕至两广总督,在乾隆二十二年去世,得谥文勤;第二子名为逢年,字书农,号耘轩,乾隆三年生,是乾隆二十五年举人,仕至侍讲学士、户部
——————————
①谨按,《八旗满洲氏族通谱》里很多所谓的“入旗始祖”,可能只是他们呈递家谱时所写的一世祖(远祖)。以胡成额一支为例,根据《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载,胡成额是这一支的“入旗始祖”,而他的六世孙春山是康熙五十一年进士,其中间隔六代人,似过于久远。
郎中。鹤年生有四子,分别名为桂林、成林、慧林、庆林,其中第一子桂林即循贵妃之父。循贵妃之父桂林,在乾隆二十五年由工部主事入仕,乾隆三十三年出任道员,后来升至户部侍郎、军机处行走,仕至两广总督,在乾隆四十四年去世,得谥壮敏。除此之外,循贵妃有一位姑母,嫁给郑王府的前锋参领仙禄。还有一位嫡堂姑母,即逢年之女,嫁给愉王府的大宗多罗贝勒永穿。①
[入宫背景]
循贵妃出身镶蓝旗满洲,属于外八旗,因此应该是参加挑选八旗秀女被选中而入宫。根据档案,乾隆四十一年十一月,户部郎中逢年两次具折谢恩,第一次称:“为叩谢天恩事,代户部郎中逢年等奏。本月十四日,四川提督桂林之女经选看,奉旨封为贵人。”②可知循贵妃是在当年十一月十四日参加挑选八旗秀女,被指定为贵人;第二次则称:“为叩谢天恩事,代户部郎中逢年跪奏。本月十八日,奉旨,将新封贵人晋封为嫔。”③又根据于善浦所录档案,循贵妃正式入宫即是在乾隆四十一年十一月十八日,④可知循贵妃是在被选中的四天后,以贵人位分入宫,并且在入宫当天被诏晋为嫔。
不过,根据档案记载,乾隆四十一年的当届八旗秀女在同年十二月才被户部奏报。出现这种差异,可能是因为乾隆朝挑选八旗随任秀女的时间与挑选在京八旗秀女的时间不同。
[宫廷生活]
在目前明确知晓入宫年份的高宗后宫主位中,以循贵妃入宫最晚。其在乾隆四十一年入宫之时,高宗已经六十六岁。循贵妃入宫当天就获得晋位,大概说明比较受到高宗的喜爱。根据清宫医案,循贵妃入宫后,曾经患有湿疹、月信不调等病症,后来又患目疾、咳嗽。可见其身体较弱。⑥循贵妃没能生育子女,在嘉庆二年薨逝。
——————————
①此段伊尔根觉罗氏谱系,整理自《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乾隆二十五年庚辰恩科顺天乡试同年齿录》《清代谱牒档案(缩微胶卷)《八旗通志初集》《钦定八旗通志》《爱新觉罗宗谱》。
②《奏为封郎中冯年之女为贵人据情代奏谢恩事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故宫博物院编:《清宫内务府奏销档》,第115册,第453—455页。
③《奏为封郎中冯年之女为嫔据情代奏谢恩事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故宫博物院编:《清宫内务府奏销档》,第115册,第455—457页。
④于善浦:《清代帝后的归宿》,第160页。
⑤陈可冀主编:《清宫医案研究》,第1册,第110—167页。
[封谥释义]
循贵妃的封号为“循”,满文作“julungga”①,意为“随和”“驯良”。
八、晋妃
[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