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仔小说网

旺仔小说网>清代后妃的品阶 > 第79章(第1页)

第79章(第1页)

②《八旗都统衙门全宗档》第39号《户部、镶红旗满洲、汉都统为挑选、复选、备选秀女及人选秀女谢赏等事的咨文保结之一》,转引自许妍:《清代“选秀女”制度研究》,第20页。

③《为光绪二十年二月选看秀女咨行敬事房照例预备事致内务府》,光绪二十年正月二十三日,档案号:05-13-002-000924-0059,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④北京市档案馆编:《那桐日记》,上册,第137、138页。

⑤北京市档案馆编:《那桐日记》,上册,第138页。

⑥北京市档案馆编:《那桐日记》,上册,第139、140页。

⑦北京市档案馆编:《那桐日记》,上册,第194页。

年正月初十日生。在光绪十二年参加八旗选秀,于光绪十四年十月初五日,指立为皇后。光绪十五年正月二十六日,以大学士额勒和布为正使,礼部尚书奎润为副使,册立为皇后,次日入宫。光绪二十六年七月,扈从德宗及孝钦显皇后西行。光绪二十七年十一月回銮。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德宗崩逝,宣统帝承继穆宗为嗣,兼祧德宗,被尊为皇太后,尊称为兼祧母后。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尊上徽号曰隆裕皇太后。宣统元年十一月初三日,恭上徽号。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下达懿旨,颁诏逊位。民国二年正月十七日丑时崩,年四十六岁。同月,恭上尊谥曰孝定隆裕宽惠慎哲协天保圣景皇后。同年二月二十七日,奉移梁各庄。十一月十六日,奉安崇陵,升衬太庙、奉先殿。

[家族背景]

孝定景皇后出身喀山系叶赫纳喇氏,是孝钦显皇后的亲侄女。其家世可以参考孝钦显皇后条。孝定景皇后的父亲桂祥是惠徵的第二子,比孝钦显皇后小九岁,在孝定景皇后崩逝之后他才去世。孝钦显皇后的母亲则是桂祥的嫡妻爱新觉罗氏,①在光绪三十年去世。不过目前并不清楚这位爱新觉罗氏是宗室还是觉罗。

桂祥一共生有二子四女,其中第三女夭折。一般认为孝定景皇后是他的第一女,乳名为“喜格”②,可能也是六位子女中年纪最长的。桂祥的两位儿子,第一子名为德恒,娶了和硕庆密亲王奕劻的第三女,和硕庆密亲王奕劻是晚清的重要宗室亲王之一;第二子名为德祺,娶了“出洋考察五大臣”之一尚其亨的女儿。尚其享为尚可喜的后代,其家族一直是汉军的名门,尚家和惠徵家族有复杂的姻亲关系,德祺嫡妻尚氏的堂姑是德祺三叔佛佑的嫡妻。四位女儿里,除去第一女成为皇后以及第三女夭折之外,第二女比孝定景皇后小四岁,也参加了光绪朝第一届的选秀,在光绪十二年二月十九日第一次挑选的时候被撂牌子,指婚给奉恩镇国公载泽为嫡妻;第四女比孝定景皇后小十余岁,参加了光绪朝第二届的选秀,在光绪十七年二月十三日的挑

——————————

①《奏为大征礼赐后父母等人服物银两事》,光绪十四年十月二十八日,档案号:05~0064-03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②谨按,孝定景皇后绿头牌,正面书写“桂祥之女,年二十一岁,立为皇后”,背面书写“喜格”,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转引自于善浦:《光绪皇帝的珍妃》,第15页。

选中被撂牌子,后来嫁给多罗顺承质郡王讷勒赫为嫡妻。

孝定景皇后的堂房亲属里,伯父名为照祥,恩封三等承恩公,曾任护军统领,在光绪七年去世,留下了一子一女。儿子名为德善,承袭公爵。女儿是孝定景皇后的堂妹,也参加了光绪朝第一届的选秀,在光绪十二年二月十九日第一次挑选的时候被撂牌子,指婚给多罗贝勒载澍为嫡妻。孝定景皇后还有一位叔父名为佛佑,他的女儿比孝定景皇后小八岁,与孝定景皇后一起参加了光绪朝第一届的选秀,并且和孝定景皇后一起记名到最后,在光绪十四年十月初五日的最终角逐中被撂牌子,指婚给固山贝子溥伦为嫡妻。另外,孝定景皇后还有三位姑姑,其中:一位即是她的婆母孝钦显皇后;一位嫁给和硕庆密亲王奕劻本生的二弟奕勋;还有一位嫁给和硕醇贤亲王奕譞,也就是德宗的生母,所以她与德宗是姑表亲的关系。

如果说,在孝钦显皇后入宫的时候,喀山系叶赫纳喇氏吉郎阿这一支还只是军功世家的支流小宗的身份,门第不过是中等官宦人家的话。那么在孝定景皇后入宫的时候,其家不仅已经抬旗,而且随着承恩公爵位的获封,门第也随之变化,列身一等世家,开始跟同等级的世家进行联姻。①

[入宫背景]

在互为敌体的孝贞显皇后于光绪七年崩逝之后,孝钦显皇后成了宫廷里唯一有决定权的大长辈。在此背景之下,孝定景皇后的入宫,显然是孝钦显皇后意志的体现。以后世的角度进行分析的话,孝钦显皇后让自己的五位侄女都嫁给皇族宗室,除了孝定景皇后和嫁给多罗顺承质郡王讷勒赫为嫡妻的两位之外,其余三位所嫁的多罗贝勒载澍、奉恩镇国公载泽、固山贝子溥伦都是宗室内“近派宗支”②的一员。从孝钦显皇后对自己本家的婚姻安排上就可以看出,她通过各种方法进行保证,如果有朝一日德宗乏嗣,依

——————————

①此段叶赫纳喇氏谱系,整理自《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清代谱牒档案(缩微胶卷)》《慈禧太后家世新证——《德贺讷世管佐领接袭家谱》研究》《那根正先世考查》《八旗通志初集》《钦定八旗通志》《爱新觉罗宗谱》。

②谨按,清代皇族内分成“宗室”和“觉罗”。“宗室”内还分“近支宗室”和“远支宗室”。“近支宗室”内部还将当时皇帝的五服近亲称为“近派宗支”。“近派宗支”的命名、婚姻等均由宫廷指给,在帝位出缺的时候,由他们作为五服近亲承继。晚清的“近派宗支”是仁宗嘉庆帝和宣宗道光帝的后代。多罗贝勒载澍是宣宗脉下第七子孚敬亲王奕譓的承继子,奉恩镇国公载泽是仁宗脉下第五子惠亲王一支奉恩镇国公奕询的承继子,固山贝子溥伦则是宣宗脉下第一子隐志郡王奕纬之孙。

然可以从近派宗支之中找到有本家(喀山系叶赫纳喇氏)血脉的后裔来继承皇位。

孝定景皇后是在光绪朝第一届选秀中被选中指立为皇后的。这一届选秀从光绪十二年选到了光绪十四年,一共挑选了六次。孝定景皇后是在光绪十二年二月十九日第一次挑选的时候就已经参加,并且一直坚持到最后一次。在这届选秀的过程之中,孝定景皇后的妹妹(桂祥之女)、堂妹(照祥之女)、堂姑(惠春之女)均参加了光绪十二年的挑选,也均在此年被摆牌子。另一位堂妹(佛佑之女),则参加了光绪十三年二月十七日的第三次选秀,并且一起坚持到了最后一选。很有可能这位堂妹(佛佑之女)原本也要入宫,或甚至就曾经与孝定景皇后争夺皇后的桂冠。最终在光绪十四年十月初五日的决定性挑选中,孝定景皇后在八位秀女里被指立为皇后。

关于最后一次选看时的具体情况,清宫老太监唐冠卿这样回忆道:

光绪十三年冬,慈禧太后为德宗选后,在体和殿召备选之各大臣少女进内,依次排列,与选者五人。首列纳喇氏,都督桂祥女,懋禧之侄女也。次为江西巡抚德馨之二女,末列为礼部左侍郎长叙之二女。当时太后上座,德宗侍立,荣寿圆伦公主及福晋、命妇立于座后。前设长桌一,上置镶玉如意一柄,红绿花荷包二对,为定选证物(清例,选后中者,以如意予之。选妃中者,以荷包予之)。太后手指诸女语德宗曰:“皇帝,谁堪中选,汝自裁之。合意者,即授以如意可也。”言时即将如意授与德宗。德宗对曰:“此大事,当由皇爸爸主之,子臣不能自主。”太后坚令其自选,德宗乃持如意趋德馨女前。方欲授之,太后大声曰:“皇帝!”并以口暗示其首列者。德宗愕然,既乃悟其意,不得已乃将如意授首列者。太后以德宗意在德氏女,即选入妃嫔,亦必有夺宠之忧,遂不容其续选,匆匆命公主各授荷包一与末列者二女,此珍妃姊妹之所以获选也。嗣后,德宗偏宠珍妃,与隆裕感情日恶,其端实肇于此。①

这件资料虽然只是口述资料,对时间和人物的描述也有一些出入,但是

——————————

①《故宫周刊》第30期《珍妃专号》,民国十九年五月三日,第3版。

尚属正常记忆出入的范围内,有一定的取信度,至少其所反映德宗本人意愿和孝钦显皇后的意愿有异这一点应该是事实。

[宫廷生活?皇后时期]

孝定景皇后入宫之后,住在钟粹宫,①虽然有着皇后的尊位,但是其生活相当不如意。孝定景皇后本身的性格就是“仁懦”的类型,曾经侍奉过她的太监信修明这样形容她:“不仅未受光绪的恩宠,就是慈禧太后也对她没有特恩。在宫廷里名有六宫之权,其实上既受制于太后和皇帝,对下不能管治二妃,尤不敢多言,就是对太监,也不敢骄傲自尊。每日必至两宫,早晚请安。请安完毕,只有闭宫自守,心中惴惴,惟忧郁而已。……如一日未得太后之加罪,尤以为知足。”②同时,晚清由于各种陋规积习很深,所以内廷的开支也变得十分复杂。孝定景皇后作为内廷名义上的“女主人”,似乎也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对此,信修明记述道:“我所及见者,光绪之皇后在庚子前因宫费不足,年年月月以典当顶当度日。皇后有时自己诉苦,每季节所得的宫费,怎么节省也不够开支的。每年三节两寿,老佛爷、万岁爷的两份供总不能少,虽然老佛爷、万岁爷有赏赐,但总抵不住两份供花费的银子多。对于各王府王妃、命妇之交往,也是正当的一笔花销。下屋女子以做针线为主要工作,买针线、条带及锦匣等东西都得用银子。一位主子爵不论大小,对于皇上殿内的太监、太后宫的太监、小角色的无须赏赐,高级的太监,每到节令,一位皇后国母不赏赐些东西,是自觉着下不去的,因此颇感用度不足。司房的统计,对于太后、皇上须月有月积、年有年总,按时奏报上去。皇上见奏无所谓,太后见奏一定有说辞,嗔其用度太费。于是再奏月积时,明明不足,尚要虚报盈余,月积年累,账上反假存了巨万的银两。皇后为此常忧虑太后查账。幸喜庚子变乱,皇后的一笔糊涂账随时代勾销了。”③难怪乎信修明在后来感慨说,“(孝定景皇后)真是当了二十年之久的窝囊媳妇”④。

到了光绪朝后期,随着以孝钦显皇后为核心的“内廷外交”的展开,孝定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