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仔小说网

旺仔小说网>清代后妃份例 > 第70章(第1页)

第70章(第1页)

①谨按,有资料显示景瑞有三子,依次为惠澂、惠徵、惠春。其中惠澂原聘庄王府黑龙江将军果齐斯欢之女为妻。未成婚,惠澂即卒。但是这份资料与八旗档案以及《玉牒》均无法对应,故这里作存疑处理。

年三月初八日,比孝钦显皇后晚一届在咸丰五年参加选秀,被指婚给和硕醇贤亲王奕譞为嫡福晋,在咸丰十年成婚,最终卒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五月初九日,亦即是后来德宗的本生母。另外还有一位生年不详,嫁给庆王府和硕庆密亲王奕劻的本生弟奕勋。奕勋生于道光十九年,奕譞生于道光二十年,时间很接近,所以目前不能确定孝钦显皇后两位妹妹的排行。

在垂帘听政的时期,孝钦显皇后除了按照惯例给自己家族封了承恩公的爵位之外,并没有给娘家太多关照。清宫太监信修明记录说“慈禧不富娘家”①,是比较客观的。同时,孝钦显皇后积极将本家女性后裔嫁给皇族内的重要支脉。照祥的独女、桂祥的三个女儿、佛佑的独女等都被孝钦显皇后指婚给高等皇族作为嫡妻,其中主要是指婚给近派宗支,后来更是把自己的侄女嫁给德宗,也就是孝定景皇后。这种行为实际上即是希望之后的皇帝尽可能地从其本家女性所出的后裔中遴选。就算与皇位无缘,也可以保证这些后裔的荣华富贵。

整体来看,孝钦显皇后出身一个满洲军功世家的支流。虽然只是支流的身份,但是由于离开大宗的时间并不太长,所以其家族依然保持着中级官僚的身份,婚姻关系也能保持在世家联姻圈内。

顺便一提,喀山后裔原本的大宗是扎郎阿一支,其后裔一直承袭一等男和世管佐领,孝钦显皇后一脉在显赫之后依然跟他们有相当密切的关系。晚清宫廷中陪伴孝钦显皇后的福晋、命妇内有一位“垣大奶奶”,也被讹写成“元大奶奶”。她的这个称呼是因为被孝钦显皇后指婚给“德垣”而得来。德垣即是扎郎阿的直系后代,可惜尚未来得及承袭一等男和世管佐领便早逝。从孝钦显皇后给自己家“大宗”后代指婚并且还经常召入宫中这一点来看,孝钦显皇后一支和其本家大宗关系是相当密切的。②

[入宫背景]

根据档案:“咸丰二年二月十一日,敬事房口传:奉旨,贞嫔、英嫔,于本年四月二十七日进内。兰贵人、丽贵人,著于五月初九日进内。春贵人、婉

——————————

①信修明:《老太监的回忆》,第17、18页。

②此段叶赫纳喇氏谱系,整理自《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清代谱牒档案(缩微胶卷)》;《慈禧太后家世新证——《德贺讷世管佐领接袭家谱》研究》,《满族研究》2009年第2期;冯其利:《那根正先世考查》,《北京档案史料》2005年第2期;《八旗通志初集》《钦定八旗通志》《爱新觉罗宗谱》。

常在,著于五月十二日进内,钦此。”①可见孝钦显皇后是在咸丰二年二月参加八旗选秀,也就是在咸丰朝第一届选秀中被选中,被指定为兰贵人入宫的。

咸丰二年时,由于孝德显皇后已经崩逝,文宗的后宫里只有云嫔武佳氏以云贵人的位分在位,后宫基本上是空闲状态。所以当年的这次选秀极其重要,不仅要构成文宗朝的第一批后宫主位,还要从中选出来一位成为皇后。于是在这届选秀之中一共选出五位后宫主位,即贞嫔(后来的孝贞显皇后)、英嫔、兰贵人(后来的孝钦显皇后)、丽贵人(后来的庄静皇贵妃)、春贵人(后来的珞常在),加上咸丰元年在挑选宫女时选出的婉常在(后来的婉贵妃),构成了第一批入宫的六位后宫主位。其中,皇后的宝座似乎是由贞嫔和英嫔进行争夺的,最终贞嫔获胜成为皇后,即孝贞显皇后,而孝钦显皇后这时只是一位普通的贵人。

[宫廷生活]

孝钦显皇后入宫之后,住在储秀宫。②当时储秀宫的首领主位是英嫔,同时还住在储秀宫的是与孝钦显皇后同日进宫的庄静皇贵妃,当时她也是贵人的位分。咸丰三年九月,英嫔降位为贵人;咸丰四年二月,兰贵人(孝钦显皇后)诏晋为懿嫔,导致两者地位逆转,作为懿嫔的孝钦显皇后成了储秀宫的首领主位,降为贵人的英嫔只能退居其次,至于丽贵人则搬到了永和宫居住。③有一些书籍认为孝钦显皇后曾经有过“懿贵人”的称号,但是根据档案:“咸丰四年二月二十六日,总管吕泰等奉旨:兰贵人著晋封为懿嫔,钦此。”①可知孝钦显皇后是直接从兰贵人诏晋为懿嫔的,并未有过“懿贵人”的称号。

孝钦显皇后在咸丰一朝一直居住在储秀宫。咸丰五年二月,新入宫的璷贵人(璷妃)住进储秀宫。咸丰八年三月,新入宫的玉贵人(玉嫔)也住进储秀宫。在此过程之中,孝钦显皇后于咸丰六年三月二十三日未时生下皇长子,也就是后来的穆宗。因母以子贵,得以在当年封为妃,次年又晋封为

————————

①《奏为贞嫔各位应得分例器皿什物等项什物事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故宫博物院编;《清宫内务府奏销档》,第234册,第98页。

②《为储秀宫交出女子因病情形事呈文》,咸丰三年八月二十一日,档案号:05-0772-00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③《奏为储秀宫交出女子因病情形事》,咸丰四年三月初三日,档案号:05-0776-00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④《为兰贵人着晋封懿嫔应添吃食分例煤炭蜡烛俱照嫔例得给事》,咸丰四年二月二十六日,档案号:05-13-002-000197-006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贵妃,成为后宫的第二号人物。

咸丰十一年七月,文宗崩逝,孝钦显皇后所生的皇长子即位,也就是穆宗同治帝,孝钦显皇后也被尊为圣母皇太后。文宗原本留下了八位大臣作为赞襄政务王大臣主政,其中的谋主即是肃顺。根据清代官方的说法,肃顺狂傲犯上,对孝贞显皇后、孝钦显皇后也很不敬,加上和硕恭忠亲王奕?被排除在八位大臣之外,有取而代之的想法,所以最终两宫皇太后与和硕恭忠亲王奕?联手发动了祺祥政变,废除了赞襄政务王大臣。有一种说法认为,在祺祥政变的过程之中,孝钦显皇后以恭顺的态度安抚住了肃顺,为政变成功争取了时间,加之肃顺本身小视了两宫皇太后的能力,最终导致肃顺被杀,祺祥政变成功。据说在肃顺临刑之时,曾经嚷着说“再没有想到上了小娘们儿的当”。①无论这种说法是否属实,经过祺祥政变的两宫皇太后回京后,孝钦显皇后先移居到平安室(养心殿西耳房),②之后随居长春宫、储秀宫、宁寿宫、慈宁宫,③开始了垂帘听政的生涯。同治十年时,因为穆宗大婚在即,孝贞显皇后搬回钟粹宫居住,孝钦显皇后则继续留在长春宫居住。④

光绪六年,一向身体健康的孝钦显皇后患了痢疾,这可能是她一生中患病最严重的一次,从光绪六年上半年开始,至光绪七年年初,持续了近一年的时间。⑤这次的病情十分严重,宫中甚至为她预备了后事。经历过这次重病,也让孝钦显皇后开始注意自己的身体调养问题。晚清记录中称孝钦显皇后需要定期服用人乳,这种习惯可能即是从这次重病之后开始养成的。孝钦显皇后刚刚大病初愈,与其一同度过了二十年皇太后生活的孝贞显皇后便在光绪七年的三月初十日突然崩逝,从此之后,孝钦显皇后便开始了自己独自垂帘、大权独揽的日子。

由于缺少了孝贞显皇后的制衡,孝钦显皇后独自垂帘听政时的举动就愈发地体现出其本人的性格和手段。在当时,清廷面临的各种问题也与两宫垂帘时有所不同。两宫垂帘的时期,清廷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太平天国、捻军等国内矛盾,而在孝钦显皇后独自垂帘的时期,需要面对的则是中法战

——————————

①信修明:《宫廷琐记》,信修明等:《太监谈往录》,第11页。

②王先谦:《东华续录》同治一,清刻本,第57页b。

③中国国家图书馆编:《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清宫升平署档案集成》,第21—24册。

④中国国家图书馆编:《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清宫升平署档案集成》,第25册,第12808、12809页。

⑤陈可冀主编:《清宫医案研究》,第2册,第747—851页。

争、甲午战争等事件,其压力是不同的。在此过程之中,光绪十年(1884年),孝钦显皇后通过甲申易枢将和硕恭忠亲王奕?逐出中枢。在光绪十五年撤帘归政之后,又逐渐和德宗关系不睦。虽然在光绪二十年移居宁寿宫,名义上过上了颐养天年的生活,但最终还是没能放弃政治,导致光绪二十四年的戊戌政变。之后立溥儁为大阿哥,准备行废立之事,这均是孝钦显皇后为了保证了自己独揽大权所采取的手段。与此同时,原本守旧的孝钦显皇后自庚子国变以来,其思想也有了明显的变化,在后来展开了以其为核心的“内廷外交”,清廷的现代化也从其身上逐渐展现。

后世的一些文章为了丑化孝钦显皇后,编出了许多关于其在后宫争宠以及残害其他后宫的谣言,其中比较知名的即说其将生育了皇女的庄敬皇贵妃残害成了“人彘”。不过随着正规清史研究的展开以及各种史料档案的梳理。这些谣言也都不攻自破。固然,孝钦显皇后作为旧时的统治者,有着“杀伐决断”的一面,清宫太监也回忆说“慈禧的性格厉害、神智、人不敢犯”。①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她同样也是一位后宫女性,有着生活化的一面。

例如,光绪二十九年、光绪三十年(1904年)在宫内为孝钦显皇后画像的美国女画师凯瑟琳?卡尔,她记载孝钦显皇后的外貌称:“太后身材匀称,头在肩部的位置恰到好处。手形纤细优美且保养甚好。面貌端正,耳部轮廓极佳。黑发如漆,整齐光滑地梳成十分别致的发型。宽宽的额头,弯弯的眉毛,黑色的眼睛明亮有神,目光极具穿透力。鼻梁高而直,是中国人所称的‘贵人’鼻形。上唇的线条坚毅果断,大而美的口型极富动感,微笑时露出洁白的牙齿,使她的微笑平添一份少有的美丽。下颌较为宽大,却又不显得夸张和固执。”②曾经在光绪二十四年作为德国公使夫人入宫的海靖夫人也这样描述孝钦显皇后道:“她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年轻十岁。”③在性格方面,凯瑟琳卡尔写道:“太后的确是一位充满魅力,让人感到新奇有趣的非凡人物……她行为得体,考虑周到,对周围与自己相关的人十分关爱……她简直就是完美女性的化身,一会儿像个天真的孩童,一会儿又像个超强的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