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仔小说网

旺仔小说网>这个魏延不一样无防盗 > 第三百四十八章 联系恢复(第1页)

第三百四十八章 联系恢复(第1页)

建兴九年,十二月

武威

自离开长安后,魏延先是花费一个月穿过陇山山脉抵达榆中,随后又花费半个月从榆中北上抵达河西走廊的入口武威城,不过这段行军到此算是告一段落了,因为一场暴风雪正席卷北方大地。现在别说行军打仗了,就连走出大营能不能走回来都是个问题。

既然不能向玉门关行军,魏延无奈之下也只能命令将士们在武威休整,而他则闲下心来查看最近传来的情报,不得不说提前出发是个明智的选择,至少他能比长安早一个月知道消息。

话接上回……

自洞悉联军的阴谋后,马岱做出的应对之策收效胜微,因为他派出的哨骑没有发现敌人的踪迹,不过哨骑们倒是在葱岭脚下发现有大军结营的痕迹,这说明莎车国并没有说谎。

不过敌人到哪儿去了的疑问一直萦绕在马岱心头,毕竟贵霜帝国军翻越葱岭而来,以葱岭的雄奇险峻和高原气候,他们肯定无法携带大批战马行军的,所以进入西域的敌人只能是步卒,最多拥有一些载货的驮马罢了。

另外,汉军哨骑也从营地的炉灶数量,大致推算出敌人的规模在三万到五万之间,要知道这么多人

的踪迹是很难隐藏的,只要他们有东进莎车国进行补给,或者北上疏勒国偷袭汉军的想法就一定藏匿不住的。毕竟汉军哨骑大多数是由熟悉当地情况的本地人领路,他们不可能发现不了蛛丝马迹。

但事实就是如此,他们什么都没发现,那么就意味着敌人并没有如他料想的那样,东进莎车国获得补给,或者北上疏勒偷袭汉军完成对疏勒的控制,而是选择了另外的军事目标。

而在不久之后,前往莎车国打探消息的哨兵传来消息,表明昨天汉军离开莎车后,莎车国王曾向城外运输大量粮秣,虽然没人知道莎车国王为何这样做,但从辎重车离开的方向推断,其目的地显然是翻越葱岭的联军营地。

对于莎车国资敌的行为马岱十分恼怒,当然他并不是恼怒莎车国背叛大汉,毕竟这场战争的主角是当今最强大的几个国家,而像莎车国这种民不过二十万,兵不过两万的小国,想在大国的博弈场活下去只能在大国之间左右逢源,否则国破家亡就在眼前。

马岱恼怒的是莎车国在为联军提供粮草后,就让远道而来的联军失去补给不足的忧虑,他们之前或许会因补给不足被迫东进莎车国和疏勒国,但现在有了充足的粮秣补给后,他们进军线路的选项就多了起来。

基于此,马岱的视线从敌军营地开始沿着葱岭山脉脚下向西北方向延伸,很快他就将视野锁定在疏勒与瓦罕走廊的连接处,这里是瓦罕走廊的入口,是在瓦罕走廊阻敌汉军的后路。而且这里的地形也不利于骑兵作战,相当于让马岱麾下的骑兵无用武之地。

可一旦这里被敌人攻占,那么在瓦罕走廊内作战的数千精锐汉军的退路就被断绝,那他们的结局自然只剩覆灭一途,这一点是马岱无法不能接受的。

所以在经过慎重考虑,马岱下令汉军撤出瓦罕走廊,放弃依靠地势阻敌的想法,全军退往桢中城和疏勒城互为呼应,以此坚守到援军抵达。

为何马岱不让步军去破坏敌人的阴谋,反而要下令全军撤退,其实原因也很简单,除了他无法确定敌人会从哪里出现外,和瓦罕走廊的地势也息息相关。

瓦罕走廊是连接西域和中亚的交通要道,全长三百余公里,走廊最宽处有十几公里,最窄处有两三公里。走廊中沟壑纵横,道路蜿蜒曲折,有且只有一条根据沟壑、山涧,以及融雪冲击出来的河谷为走势的车马大道,从大汉运往中亚和欧洲的货物,都要从这条车马大道经过。

当然了,除了这条车马大道外还有很多小路,不过这些小路人倒是可以通行,但车马这些却无法通行,这也是车马大道被破坏后二十万联军无法寸进的主要原因,毕竟二十万人过去容易,但二十万人的饭碗可过不去。

不过瓦罕走廊和河西走廊不同的是,前者最窄处还是太宽,而且因为地势的原因很难修筑要塞形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敌人只需留一支兵马警惕要塞之敌,大军就可畅通无阻的向腹地进军。

但后者最窄处不但狭窄,而且还有峡口要塞扼守其中,在过去的数百年时间里,那里是胡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地方。

所以,只要这支深入腹地的奇兵出现在瓦罕走廊,不管他们是成功断绝汉军的退路,还是被汉军击溃,他们的出现都会给联军主力释放一个谋划成功的讯号。届时他们定会从小路包抄汉军后路,对正在奋战的汉军形成反包围,然后围而歼之。

考虑到这一点马岱撤军也无可厚非,毕竟他手中的兵马满打满算才三万人,而且其中安西军才占总兵力的一半不到,因此每个人都要用在刀刃上,而像这种危及数千将士性命的事能避则避,更何况后方还有桢中城和疏勒城作为最后的防御手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而在马岱决定撤退后不久,在无雷国向导的带领下,这支联军奇兵在葱岭中艰难跋涉数日后终于出现在瓦罕走廊入口处,不过他们显然来晚了一步,因为汉军已经尽数离开瓦罕走廊,正向数百里之外的桢中城而去。

见汉军逃之夭夭,领头的贵族将领狠狠的骂了几句,想他为了断绝汉军的退路,从白瓦沙出发翻越葱岭,期间不知经历过多少千难万阻,不知多少人在行军途中付出生命,从出发时的五万人到现在的四万人就可见一般。

他这么做不就是为了立下首功以做晋升之阶么,可如今以作战顽强闻名遐迩的汉军竟然毫无骨气的望风而逃了,你说这让他怎能不愤怒。

不过愤怒归愤怒,他还没有被愤怒冲昏头脑去衔尾追杀撤退的汉军,毕竟他们这支兵马连续行军两三个月早就到了极限,在完成战前布置的任务时已是强弩之末,心中的憋着的那口气也散了,现在去追击除了给汉军送军功外,恐怕也占不到什么便宜。

于是在联军的目送下,数千安西军步卒全须全尾的从瓦罕走廊撤退至桢中城固守,在未来几个月时间内,他们将在此面临数十倍于己身之敌的围攻。

……

五月中旬

在汉军主动退避下,十数万联军经过长达一个月紧锣密鼓的劳作下,终于将被汉军摧毁的丝绸之路初步恢复,虽然不能恢复到去年的通行水平,但勉强能容纳辎重车辆通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