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看来,天子防着外戚做大,朝中文武皆是赞成。自天子践祚,群臣二话不说,举双手拥护圣意,还是首次。
别看夏家人现下品行好,以后怎么样,实在难说。
张家未发迹时,也是十里八乡有名的良善。
结果呢?
出了张鹤龄兄弟这对滚刀肉,肆无忌惮,横-行-京城,百官弹劾,百姓唾骂,天子屡屡皱眉,虽没有下狠心处置,也是极为不喜。
想想张家,对比当前夏家,高凤翔心思转了几转,摆正姿态,愈发客气。
该说不该说,拿捏住底线,既不让夏家人生恼,也没破坏内外不可传递消息的规矩,拣两三句场面话,自可应付过去。
“夏娘娘入主坤宁宫,金册金宝均已铸造。两宫甚喜夏娘娘,老国丈当放心才是。”
高凤翔很会说话,虽比不上刘瑾张永,和新鲜出炉的外戚打交道,却是绰绰有余。
在朱厚照身边能排得上号,本身就不一般。
加上王岳的提点,夏家人只觉这位神京来的公公和气,平易近人,没有半点架子。更是出乎预料的守规矩,和印象中的宦官完全不一样。
“日子紧,老国丈还需尽早准备,同三位国舅赴神京上任。”
赶不上天子大婚不要紧,奉召入宫参拜,说几句吉祥话即可。
宫中规矩到底和民间不同,毕竟,在“夫家”纳彩出嫁的,除一国之后,再无他人。
纵观国朝,皇后多是以东宫嫔妃和藩王妃晋身。封后大典的殊荣可享,以皇后身份出嫁,实是少之又少。
“多谢高公公提点。”
夏长儒和长子亲自送高凤翔出门,又送出两封银子。
这一次,高凤翔没有推拒,笑眯眯手下,同夏家人告辞。
院门关上,一家人都觉身在云中,脚下发飘,恍如梦寐。
捧着圣旨,夏长儒犹不敢相信,幼---女---即将成为皇后,自家也将改换门匾,从一介草民跃升为皇亲国戚。
用力掐一下大腿,感到疼痛,心才渐渐落回实处。
“父亲,儿子明日便去族中,将此事禀告族老。”
“是该去。”夏长儒道,“天使莅临,族中必得到消息。不等明日,你马上带着赏赐的绢帛宝钞,再扛几袋粮食,包上糕点糖果,同你兄弟一起去见族长。”
“现在?”
“对。”夏长儒点头,道,“同族长讲明,宝钞奉在祠堂,绢帛粮食送于族中老人孤寡。并言,不日我父子将举家入京,十亩水田由族中代为打理。”
水田交给族中打理?
夏长儒的三个儿子均是不愿。
“父亲,为何要将田产交给族中?佃种出去还可收租,多少也是进项。”
交出去,甭想再要回来。经过族老的手,转眼就成祭田。
夏长儒摇摇头,道:“祖上本是外州迁来,不是族人帮扶,也没有今日。福姐儿入宫为后,我一家都要北迁,哪有余力看顾上元田产,到头来,也是要交给族人。不如现下做个人情,也能帮福姐儿得个好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