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闻率先转移话题。
“这部电影暂且不提,你下部电影打算拍什么?”
冯晓刚咬咬牙:“重回喜剧呗,”他这话说得心不甘情不愿,“我要弄部恶心市场的赚钱作品,与其成全别人,不如恶心别人。”
这话说得林无攸很不舒服。
“你是没事跟观众们置什么气?他们是你的衣食父母,别总想着跟他们怄气。拍电影归电影,别夹杂私人情绪。”
“林导,你来评评理,是他们说我拍不出严肃电影,我如今拍出严肃电影,他们又不买账,合着我他妈的里外不是人啊!”冯晓刚说起这话便怨念满满。
林无攸只劝:“观众只是没在票房上买账,你这部电影的业内风评也着实不错。要我说接下来不妨趁热打铁再拍一部类似的严肃电影,稳住你冯导在这方面的地位,也容易在奖项方面有所突破。”
冯晓刚闻弦音而知雅意,立刻明白林无攸的意思。
如果他继续往严肃题材发展,多出类似《一九四二》之类的作品,林无绝对会在各大奖项的角逐中为他撑腰,就比如明年即将举办的第29届龙国电影金鸡奖。
拿奖!
一旦领悟到这关键词,冯晓刚眼珠子都开始发红,他火速扭头看向旁边的大小王。
王忠磊持续低头。
王忠军再次被迫站出来解释。
“《一九四二》好是好,但足足花了两亿,再来一部叫好不叫座的电影,华谊的资金流可能会撑不住。
林无攸顺理成章地说出下面的话。
“电影工厂愿意帮忙分担,”他笑着看向冯晓刚,“如《一九四二》这类的电影向来卖好不卖座,可作为电影人不能只靠卖座来判断电影能不能拍,华语电影在对特殊年代的灾难呈现上始终缺乏足够有分量的作品,我个人非常
乐意为此贡献一份力量。”
言外之意,多拍点特殊时期的电影,多向观众普及到过往的真实历史。
华谊不投,他无攸来投。
冯晓刚不可抑制地心动了。
且不论林无偏好的电影题材会给他带来多大的加持,单论林无所展现出的态度。
明面上是投资他冯晓刚的电影,实际上正是要把他冯晓刚从华谊挖走的信号啊!
他再一次看向王忠军。
如果这提议放在几年前,王忠军肯定想都不想便拒绝,冯晓刚对华谊来说太重要了,这可是华谊唯一拿得出手的导演。
往昔,电影工厂有林无攸坐镇,新世纪有张义谋坐镇,博纳也有中影撑腰,华谊想在电影圈里混,总得有点傍身的能耐,始终纵横贺岁档的冯晓刚便是他们最好也是唯一的选择。
如今,随着在股票市场捞钱数额加剧,王忠军反而没那么看重所谓的“傍身”,辛辛苦苦拍电影两三年不如炒股票一次赚得更多。
更遑论,今非昔比。
新世纪彻底散伙,博纳乖顺低头,唯有电影工厂一家独大,硬是快把电影界搞成一家独大。
哪怕让出冯晓刚便意味着继续为电影工厂增添力量,让其将所有大导尽收囊中,王忠军也丝毫不在乎。
电影界改姓“林”也不是什么坏事。
至少能让他们心服口服。
是以,他松口了。
“承蒙林导抬举,我们华谊也乐意配合,”他拍拍冯晓刚的肩膀,“冯导,你可别辜负咱们林导的爱重。”
“王董放心,我珍惜还来不及呢,”冯晓刚转头对林无攸笑得比太阳还灿烂,“我这便去找刘震云商量,看看那老小子还有多少压箱底的宝贝,哈哈哈……………”
林无攸摆手:“不着急,等跑过地标影院的首映礼再说。”他借此机会详细交代两句,“《一九四二》的国际版剪辑不必忙活,直接把原版拉过去上映就行,让他们外国人也品品看英文字幕听中文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