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附中要求,去参加竞赛班的同学都要住校,平时就跟其他班一起上课考试,并服从学校管理。
和姚杰一起去的还有叶霜,不过她参加的是物理竞赛。
当时得知这个消息的郭睿,心里是又替姚杰高兴,又替自己遗憾。高兴的是姚杰能得到这样的机会,向着更广阔的领域迈进;遗憾的则是,这意味着他们要分开整整两个月。
他甚至在心底暗自恨了一下自己,怎么就没有哪一科能像姚杰的数学那样突出,拿到年级第一,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跟他一起去了。
不过,郭睿毕竟是郭睿,那点小情绪很快就被他压了下去,转而化作了动力。他化学成绩也很不错,努努力,说不定明年就能被推荐参加化学竞赛集训了呢?
姚杰出发那天,郭睿特意请假去了学校集合点送他。看着即将开往师大附中的大巴,郭睿把自己提前准备好的一大袋东西塞到姚杰手里,从零食、常用药到新的笔记本、保温杯、抽纸,一应俱全,搞得姚杰哭笑不得,仿佛他不是去参加封闭集训,而是要去度假。
“我会每天给你发消息或者打电话的。”姚杰说。
郭睿点点头,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学,别给自己太大压力。”
然而,这一等就是两个星期。手机安静得可怕,既没有新消息提示,也没有来电显示。郭睿试着主动打过去,电话那头永远是冰冷的“您拨打的用户已关机”;发出去的消息也如同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音。他甚至联系了同去的叶霜,结果也是一样。
后来郭睿才辗转得知,师大附中对学生的管理极其严格,明令禁止学生携带和使用手机,一经发现立即没收,直到学期末才会归还。
就在郭睿以为这两个月真的要彻底失联,只能靠着回忆度日的时候,他却意外地收到了一个从师大附中寄来的包裹。包裹里是一封信,牛皮纸信封,上面是姚杰工整而有力的字迹。
原来这学校里有个快递点,姚杰发现了之后,就开始用写信这种最原始的方式联系郭睿了。
从那以后,每周一次的信件,成了郭睿最大的期待。每封信都不算长,大概一千字左右,但对于不擅长表达的姚杰,尤其是对于写作文颇为苦手的他来说,想必是花了很大的心思,才能将每周的生活、学习和思念浓缩于笔端。
郭睿倒是觉得很浪漫。信上的有一些话,姚杰是不会通过发消息或者电话的方式跟自己讲的——就算是面对面,他都会觉得很害羞吧。
但写信就不一样了,写信可以通过书面语言,把“亲爱的郭睿”、“我很想你”、“爱你的姚杰”等等表达堂而皇之地宣之于口。
这些话语通过笔墨落在纸上,带着书写者独有的温度和情感,跨越距离,准确无误地抵达了郭睿的心底。
但明明是给自己的信,姚杰干嘛老提凌亮呢?郭睿在心里给姚杰记了一笔,心说给你的回信我可要抓着这点好好刻薄刻薄你。
不过姚杰都提到凌亮了,还是关心一下吧,到时候再给他的回信里好好说说凌亮的情况,免得姚杰在那边还要分心挂念。
于是郭睿给严青发了条消息:「开学考成绩怎么样?」
初中开学要比高中晚,这帮初中生才刚开学一周。
严青秒回了:「还不错!放心吧队长,肯定能上一中!」
郭睿又问:「你最近有联系凌亮那小子吗?」
一提到凌亮,严青的话匣子就打开了,直接发来一大段语音,点开就是他那恨铁不成钢的嚷嚷:“队长我跟你说,那小子在崇明又考了倒数!我说以他这成绩,想上一中就是想屁吃,结果他完全当耳旁风,左耳进右耳出!还兴冲冲地跟我说过几天要找小顺参加什么电竞比赛,气死我了!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
郭睿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严青那喷薄而出的愤怒和无奈。
郭睿打字回复:「那何顺怎么说?」他记得何顺是个有分寸的。
严青又是一段语音,语气稍微平复了些:“幸好小顺有分寸,他没直接答应,而是跟凌亮说,只要凌亮下次月考能考到班级中游水平,他就和凌亮组队参加。我觉得光这样还不够,不能放任凌亮再这么下去了!我和杨聪已经商量好了,决定每周把凌亮那小子约出来,轮流监督他写作业!非得把他这成绩提上来不可!”
郭睿笑了笑。凌亮有严青他们这样的朋友,真好。
郭睿:「那凌亮同意了吗?」
严青:「同意了!成绩上不去他其实也挺苦恼的,他爸又不能对他提供任何帮助,只能我们几个朋友来了。」
郭睿:「明天你们在哪学习?我带郭丽来。」
队长要来,严青自然是十分惊喜,马上把定位发给了郭睿。
等着吧凌亮,我郭睿要是不能把你惨不忍睹的成绩提上去,我就不姓郭。
等姚杰回来,发现凌亮成绩变好了那么多,一定会很高兴又很惊讶吧?
郭睿又笑了。
他发现自己是越来越爱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