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仔小说网

旺仔小说网>知青之歌 > 第三十九章套娃(第2页)

第三十九章套娃(第2页)

魏实:“您这都跨界了。”

严陌吉:“试试嘛。”

最初两周毫无变化,严陌吉每天记录数据时,都能感受到背后同事们怜悯的目光。

第三周,他在显微镜下发现3号皿的边缘出现了蓝色斑点,不是污染,而是一种从未见过的晶体生长模式。

第五周7号皿和12号皿中的碎片表面布满了蛛网状的蓝色纹路。严陌吉连夜做了电镜扫描,发现这些纹路呈现出完美的周期性结构,原子排列方式违背了所有已知的晶体学规律。“这不可能。。。”严陌吉的手在颤抖。

屏幕上,电子束穿过蓝色区域时几乎没有散射,就像那里存在一个无形的通道。

三个月后的凌晨,警报声突然响起,严陌吉冲进实验室时,看到16号培养皿悬浮在离台面十厘米的空中,缓缓旋转。培养箱的金属内壁结了一层薄霜,温度计显示零下一百九十六度——但培养皿周围没有任何制冷装置。“这。。这。。它在自己制冷…”马主任的声音在发抖。

严陌吉戴上绝缘手套,小心地取出那块已经完全变蓝的石头碎片。当他用镊子轻触表面时,一道蓝色电弧跃入空中,实验室的灯管突然熄灭。在应急灯的红色光线下,严陌吉进行了最简单的测试:他将石头碎片放在铜环上,倒入液氮。铜环立刻悬浮起来,保持着稳定的间距。而当他撤走液氮后——奇迹发生了——悬浮状态依然持续,铜环与蓝色石头之间形成了一道肉眼可见的磁场波纹。

"室温。。。超导。。。"严陌吉跪倒在地,多年来的疲惫与困惑在这一刻化为激动的吼叫。培养箱的其他格子里,不同阶段的蓝色晶体闪烁着,像一片微型的星云。

梅丽得知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这要是写一篇论文发表在《自然》杂志上还不得震惊整个科学界,这种生物矿化超导材料形成机制足以颠覆任何传统认知。

为此,陆航专门搞了个八人的发布会。有人问严陌吉是怎么想到用生物方法研究无机物的。严陌吉笑着说:“其实一开始也没有把握,我只是把所有可能性都尝试一下,直到最后一个,仅此而已。”

随着这一重大发现的诞生,以及后续,又仰仗基地仓库里的物资,其他方面也得到了更新,除了像建立超导磁场线圈覆盖空间站主体等大型工程以外。

诸如自身载体,能量的吸收和存储效率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身体内部也顺便进行了调整,使用液态金属触点抵抗单粒子效应,实现了自修复电路等等。

漫长的时间里,研究偶尔能获得突破,这让大家感觉时间并没有多漫长,经常不眠不休的就过了好几天,直到犯困才想起要让大脑进行休息。

每隔一段时间去空间站的例行维护,大家也已经不开车了,而是穿上宇航服直接飞过去,实验组已经将以前笨重的服装改得极为轻便。

采用了高密度柔性金属与纳米涂层构成的复合屏蔽层,防火,防辐射,防撕裂,能应对高能粒子(如中子质子伽马射线),具有极高的强度和耐久性,同时不失机动。

背上还带有推进装置,可水平和垂直推进,装置通过服装表面覆盖的量子拓扑吸附层,利用量子隧穿效应主动捕捉太空中游离的原子(氢、氦、星际尘埃中的碳硅微粒)甚至捕获暗物质候选粒子。

再通过调控电磁场频率,将中性粒子电离后吸附,捕获效率比传统磁场高200%,且能耗仅为传统系统的10%,在超对称催化反应器中将其转化为超高能“虚空素”等离子体,并由维度场增强的霍尔效应实时电离加速,实现无需燃料储存、自给自足的极限推进。直接加速等离子体,比冲达20000秒。

头盔也更加轻量精小了,还能自动调节透光率,纳米涂层使抗冲击能力提升了10倍,并带有自清洁,防止太空粉尘附着。

同时透明罩也是全息平视显示器,实时展示各种信息,包括环境情况,地域信息,辐射值,队友位置,任务导航等,整个HUD充满未来感,操作直接由大脑探测器控制,包括推进装置。抗辐射则是仿地球磁层利用超导磁圈生成局部磁场,偏转宇宙射线,若头盔破损,备用气凝胶层还会瞬间膨胀密封裂缝。可以说已经很前卫了。

但苏婉始终认为这种做法有点多余,这些功能其实都可以直接设置在身体上,而不需要再在外面套一个宇航服,但碍于陆航不肯透露改造的相关技术。她也只能被迫接受。

为了不让太空的生活显得枯燥,大家除了项目研究以外,也经常游戏放松,有时打麻将,有时斗地主,一玩就是几个月,象棋围棋简直玩吐了,以至于后来大家专门设立了一个开发娱乐游戏的项目,发明了不少太空游戏。

比如以长征为主题结合星球特殊引力设计的弹跳游戏,以长征的整个过程作为路线,共250个节点,象征25000里。

每个节点设置弹射装置,每个节点距离不同,有的两米有的两百米,弹射装置的力度和方向需要自己把握,不能用推进器,要成功度过每一个节点,也有不同的要求。

比如过赤水河时,必须在空中做四次大幅度的转向和姿势变化,才能触发四渡赤水效果,成功激活下一个弹射装置。

还有湘江血雾,会漂浮红色凝胶云模糊面罩,需要快速擦拭才能辨清方向。到最后一个节点会宁时,需要看一眼随机打乱的《七律·长征》,然后闭上眼把他的顺序摆正等等,还是很有难度。但这种亲身体验的弹跳方式还是很过瘾的。

游戏类型还有很多,甚至有时去其他星球执行任务也成了游戏的一部分,输了的就惩罚去做检修维护,或去其他星球开采物质资源,而赢了的人就可以自由休眠或要求输了的帮自己做事以及未来的一些许诺,如果输了的又赢了,还可以相互抵消,为此汪源和赵乐菱经常在这种事上极限拉扯。

两人在思想上互相吸引,但早已没有了原始生理上的欲望,只是经常想近距离交流,互相说说话看着对方就很满足了。

总的来说,反正发展不能停,工作休息两不误,期间大家还是很享受技术突破时带来的精神体验。

而地球上的景象相比起来就单调了不少,保卫者整天不是种树就是找人,中继站又经常出故障,这让本来就效率不高的保卫者更是雪上加霜,但好在背后的人,有着契而不舍的人文精神。

余烨的信号扩充器也发展到了可以覆盖1000公里的范围,同时研究出了土壤修复型合成植物。

比如用向日葵与桦树培育出新物种,可以有效清除地表铯-137和深层钚-239,还有矮地茶与黑色真菌结合,仙人掌和长春藤,芦荟加虎兰皮加艾叶加不老莓加柴胡加白藜芦醇植物等等,各种对抗辐射的物种他都拿来研究组合,反正也没人笑话他。再加上时不时的人造降雨工程,尽然颇有成效,时间很快来到了一千年后。辐射降低,森林覆盖,余烨也终于找到了人类。

(未完待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