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仔小说网

旺仔小说网>飞龙全传 > 第 16 章(第1页)

第 16 章(第1页)

话说赵匡胤去投奔亲戚,却连人影都没找着,只能在路边犹豫徘徊,正愁着往前走还是往后退,没个主意的时候,忽然撞见一伙背着大包袱的人——看他们缩头缩脑的样子,就知道是做私盐买卖的。赵匡胤眼睛一亮,赶紧凑过去问他们有没有路能绕过前面的关卡。

领头的是个脸上带刀疤的汉子,叫周老三,粗着嗓子答道:“俺们干这私盐的营生,哪敢走正路过关卡?亏得有条隐蔽的小路,又近又没人查,偷偷摸过去就是关西大道了。俺们走了好几年,从没出过事。”

赵匡胤心里顿时松了口气,暗忖:“我这几天到处奔波,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不如跟着他们走?到了关西,也好找大哥柴荣、三弟郑恩,说不定还能跟他们重逢。”他正琢磨着,周老三又多问了一句:“壮士,你问这条路干啥?莫非也是要过关西?”

赵匡胤拱了拱手,老实说道:“不瞒各位,我要去关西办事,顺路来这边投亲,可谁知这地方闹旱灾,亲戚家早就搬得没影了。一来一回太费时间,正好听见各位说有近路,想着能省点功夫。就是我不认得路,求各位带带我,日后必有报答。”

周老三打量了赵匡胤一番——见他身材魁梧,脸色泛红,看着像个爽快人,便点头道:“既然是同道中人,俺们就带你一程。”赵匡胤连忙道谢,跟着这伙私盐贩子往小路走。

一路上尽是没人走的山道,野草长得比人还高,树枝刮得衣服“沙沙”响,偶尔还能听见山里的鸟叫,连个人影都见不着。走了约莫两个时辰,终于钻出了山道,眼前豁然开朗——关西的地界到了。他们进了个叫枯井铺的村子,跟关东的荒凉比起来,这里倒还有几分生气,路边有几家开着门的小店,偶尔能看见村民路过。

赵匡胤心里过意不去,指着村口一家挂着“迎客来”幌子的酒馆说:“各位兄弟,今天多亏了你们,我请大伙喝几杯。”周老三等人也不客气,跟着进了酒馆。酒馆老板是个矮胖的王掌柜,脸上堆着笑迎上来:“客官里面请,要喝俺们本地的高粱酒不?再配盘卤牛肉,下酒正好!”

赵匡胤点头应了,不一会儿,酒肉就端了上来。众人围着桌子喝酒,周老三还跟赵匡胤聊起了关西的近况:“壮士,你去关西可得小心,最近那边不太平,听说有乱兵抢东西,晚上最好别赶路。”赵匡胤记在心里,跟众人喝了几轮,又付了酒钱,才跟他们道别——私盐贩子们还要赶去交货,便各自散了。

赵匡胤又在酒馆买了些卤牛肉和饼,揣在怀里当干粮,结了账刚走出店门,就听见背后有人喊:“公子慢走!小人有话要跟您说!”

他停下脚步回头看,只见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快步跑过来。这年轻人身材高大,穿件洗得发白的粗布短打,肩膀宽得能扛两袋米,手上满是老茧——一看就是常年干苦力的。赵匡胤疑惑道:“壮士叫住我,有什么事吗?”

年轻人喘了口气,压低声音说:“公子,咱们能不能出了村口再说?这里人多眼杂,怕被人听见。”赵匡胤心里纳闷,但还是跟着他往村口走。到了村外的大路上,正好有座“望乡楼”酒楼,赵匡胤便邀他上去坐坐,叫酒保端了两壶酒、一碟花生。

两人坐下,赵匡胤才开口问:“敢问壮士尊姓大名?家住哪里?找我到底有什么事?”

年轻人双手放在膝盖上,身子微微前倾,恭恭敬敬地说:“小人叫史魁,是前朝大将史敬思的孙子、史建瑭的儿子。自从刘主登基后,我爹早就去世了,我娘又生了病,家里穷得揭不开锅,我只能在江湖上打短工度日——帮人拉货、扛粮食,挣点碎银子给娘抓药。”

他顿了顿,从怀里掏出一个折得整齐的柬帖,接着说:“上个月,我在码头帮人搬货的时候,遇到个叫苗光义的相面先生。他看了我的面相,说我不是一辈子苦命的人,还塞给我这个柬帖,嘱咐我今天这个时辰,在枯井铺等一个红面的壮士——说您是能兴旺天下的真主,让我把柬帖亲手交给您。我从早上等到现在,总算把您等着了!”

赵匡胤接过柬帖,拆开一看,里面是几行七言诗:

“枯井铺里宜早离,枯水井里龙怎居。

遇鬼休把钱来赌,华山只换一盘棋。

空送佳人千里路,香魂渺渺枉嗟吁。

路逢哑子与讲话,恐惹愚民苦相持。

桃花山上有三宋,古寺禅林战马嘶。

五索州中休轻人,三砖两瓦炮来飞。

贬却城隍并土地,那时依旧在关西。

雁行重叙正相欢,水泛城垣祸怎离。

关东再与君推算,眼望陈桥兵变期。”

他逐句读下来,心里满是疑惑:“枯井铺要早离?遇鬼别赌钱?这些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他抬头看向史魁,想追问几句,史魁却摇摇头:“公子,苗先生说了,这柬帖上的话只能您自己琢磨,我要是多嘴,会坏了大事。不过他还说,等您日后发达了,我要是来投奔,您可别拒绝。”

赵匡胤笑了笑,心里觉得这相面先生的话有点玄乎,但还是把柬帖折好放进怀里:“史兄是将门之后,我之前没见过你,多有怠慢。不过这些江湖术士的话,你也别太当真。咱们今天能遇上,也是缘分,不如好好喝几杯。”

史魁听他这么说,也放下心来,跟赵匡胤聊起了自己的本事——他从小跟着父亲学过武艺,寻常三五个人近不了他的身,还会骑马射箭。赵匡胤也说了自己的经历,比如在汴梁杀了女乐、在销金桥教训了收私税的土棍。两人越聊越投机,不知不觉喝到了傍晚。

赵匡胤结了酒钱,跟史魁在楼下告别。史魁拉着他的手,舍不得松开:“公子,您路上多保重,要是遇到难处,记得往五索州那边打听,我说不定能帮上忙。”赵匡胤点头应了,看着史魁走远,才转身往西赶路——他记着柬帖里“枯井铺里宜早离”的话,不想在这里多待。

这时已是暮秋,夕阳把天上的云染成了橘红色,路边的野草都黄了,风一吹,叶子“哗啦啦”地响,透着一股凉意。赵匡胤走了约莫一个时辰,脚底板磨得发疼,怀里的干粮也吃完了,想找个宿店歇脚,可往前望了望,别说宿店,连个村子的影子都没有。

天渐渐黑了,星星开始往天上冒,赵匡胤心里有点慌——他怕夜里有野兽出来,正着急的时候,忽然看见北边山坡下有一片房屋,中间好像还有座庙。他赶紧加快脚步跑过去,到了近前才发现,这片房屋竟是个废弃的村子,叫“神鬼庄”——路边立着块石碑,上面的字被风雨侵蚀得有些模糊,但还能认出“神鬼莊”三个字。

村子里的房子大多塌了,院墙有好几处缺口,地上散落着断了的锄头、犁耙,还有几棵枯树歪在路边,看着阴森森的。赵匡胤心里犯嘀咕:“这村子怎么这么荒凉?是遭了兵灾,还是闹了饥荒?怎么连个人都没有?”

他绕过塌了的房屋,走到中间的庙前,抬头一看,庙门上的匾额写着“神鬼天齐庙”——油漆都掉光了,匾额歪歪斜斜地挂在门上,好像随时会掉下来。赵匡胤忍不住笑了:“哪座庙里没有神鬼?这村子叫神鬼庄,庙也叫神鬼庙,倒真是稀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