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仔小说网

旺仔小说网>飞龙传 > 第 33 章(第2页)

第 33 章(第2页)

史彦超皱着眉头说:“军师说的话,我都听。可宫里的苏皇后,是苏凤吉的亲生女儿,就是她在宫里迷惑皇上,才把朝廷搞得一团糟,她也该去祭奠我哥哥!”

王朴赶紧摇头:“将军,这可不行!苏皇后虽然是苏凤吉的女儿,但她毕竟是汉主的皇后,我们跟她之间有君臣的名分,不能乱了规矩。要是把她拿去祭奠你哥哥,不仅你哥哥的阴灵会不安,还会坏了元帅的名声,这事绝对不能做!”

史彦超还是不服气:“军师,苏皇后虽然是皇后,但她对臣子不仁,就是我们的仇人!我今天一定要杀了她,给我哥哥报仇,不然我哥哥在地下也闭不上眼!”

王朴想了想,说:“将军要是实在想报仇,我倒有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刚才探子来报,说汉主在白云禅寺自缢身亡了。不如让苏皇后自尽,跟汉主一起下葬,就当是给你哥哥报仇了,这样不是很好吗?”

郭威也在一旁劝道:“贤弟,你就听军师的话吧,别太固执了。你哥哥生前是个忠臣,一心为国为民,死后肯定成了神仙,保佑老百姓。听我们的,没错。”

史彦超见郭威都这么说了,只好忍着眼泪点头同意。他让人把苏凤吉、苏凤吉的妻子、儿子和儿媳四个人绑起来,带到史弘肇的坟前。

那天,满朝的文武大臣听说要给史弘肇祭奠,还要杀苏凤吉报仇,都跟着郭威一起来到了坟地。只见坟前摆着祭奠用的酒席、香烛和纸钱,苏凤吉一家四口跪在地上,吓得浑身发抖。

首先是郭威带着文武大臣和禅州的将领,一个个上前祭奠,烧了纸钱。然后轮到史彦超,他拿着香,倒了酒,跪在地上,对着坟墓哭着说:“哥哥,嫂子,你们生前是好人,死后肯定成了神明。今天我把害你们的奸贼带来了,你们快出来受祭吧!”

拜完之后,史彦超站起来,挽起袖子,眼睛瞪得通红,让人把苏凤吉身上的衣服都剥了下来。他手里拿着一把锋利的钢刀,指着苏凤吉骂道:“你这个误国害民的奸贼!你靠着女儿是皇后,在朝廷里作威作福,还想削弱藩镇的力量,害死我哥哥一家!你以为没人能治得了你吗?今天老天爷开眼,让我抓住了你!我今天就要把你的心肝挖出来,祭奠我哥哥和嫂子!”

说完,他让人烧了纸钱。苏凤吉跪在地上,心里充满了悔恨——他后悔当初不该害史弘肇,后悔不该挑唆皇帝跟郭威作对,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他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等着死。

史彦超可没给她留时间,他左手按住苏凤吉的肩膀,右手拿着刀,对着苏凤吉的胸口就刺了下去。只听“噗嗤”一声,苏凤吉的胸口被刺穿,鲜血一下子就流了出来。史彦超伸手进去,把苏凤吉的心肝掏了出来,血淋淋地放在供桌上,然后又大哭起来:“哥哥,嫂子,你们的在天之灵快来看啊!我杀了仇人,把他的心肝带来了,你们快受祭吧!”

哭完之后,史彦超又把苏凤吉一家四口的头都砍了下来,也放在供桌上。就在这时,坟前突然刮起一阵阴风,黄沙漫天飞舞,还隐隐约约能听到哭声,慢慢向西边飘去。郭威带着手下的将领,赶紧跪在地上磕头。史彦超也跟着磕头,然后又倒了三杯酒,祭奠了哥哥嫂子的灵位。

之后,史彦超走到郭威面前,“扑通”一声跪下,说:“元帅,我史彦超能报了这个仇,全靠您的帮助。这份恩情,我一辈子都不会忘!”

郭威赶紧把他扶起来,说:“将军快别这么说,这都是你哥哥在天有灵,跟我没关系。”

史彦超站起来,又跟禅州的将领们道谢,然后跟着文武大臣一起回了城。回到城里后,他让人逼着苏皇后自尽,然后把她和刘承祐一起葬在了王陵里。这些事都办完后,汴梁城才算暂时安定下来。

到了第二天,郭威带着文武大臣去见李太后,把刘承祐自缢身亡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她。李太后听了,除了流泪,什么也做不了——她知道,刘家的江山彻底完了。

这时,文武大臣们一起跪下,对李太后说:“国家不能一天没有皇帝,请太后赶紧选一个贤明的君主,安定天下吧!”

李太后没办法,只好下诏书,让大臣们去迎接幼主的弟弟、河东节度使刘贄来当皇帝。刘贄是晋阳公刘崇的儿子,也就是刘承祐的堂弟。大臣们赶紧派人准备车马,去河东迎接刘贄。

可就在这时,边关传来急报:契丹人带兵入侵,已经快打到边境了,情况非常紧急。李太后只好下令,让郭威带兵去边关抵抗契丹。郭威接到诏书后,立刻带着手下的将领,率领大军出发。

大军走到澶州的时候,天色已经晚了,郭威就让士兵们在城里驻扎下来。当天晚上,禅州来的将领们偷偷聚在一起,商量着事情。一个叫张威的将领说:“我们从禅州开始跟着元帅,出生入死,本来就是想让元帅当皇帝,这样我们也能跟着沾光,封个官,让子孙后代过上好日子。可现在倒好,打进京城后,昏君自缢了,却要立刘家的人当皇帝,我可不愿意!”

另一个将领也附和道:“是啊!我们跟着元帅打仗,吃了多少苦,要是立了刘贄,以后我们这些禅州来的人,肯定没好果子吃!”

军师王朴看着大家,说:“各位将军说的话,跟我想的一样。这事不能再等了,明天我们就动手,保证能让元帅当上皇帝。”

将领们一听,都高兴得不得了,赶紧回去准备。

第二天一大早,郭威刚起床,正准备下令让大军出发,突然听见外面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士兵们的呐喊声、兵器的碰撞声,乱成一团。郭威心里一惊,以为是士兵哗变了,赶紧让手下的人把馆驿的门关上。

可没一会儿,就有好多将领翻墙进来,一下子围到了郭威面前。郭威又惊又疑,问道:“你们这是干什么?出什么事了?”

将领们一起跪下,大声说:“我们跟着元帅,冒着生命危险打仗,就是想让元帅当皇帝!现在却要立别人当皇帝,我们心里不服!我们已经跟军师商量好了,今天就请元帅登基,号令天下!”

郭威赶紧摆手:“新皇帝已经定下来了,怎么能随便改呢?而且登基是大事,你们怎么能这么草率?”

王朴在一旁说:“元帅,大家的心意已经定了,您就别推辞了。再说,将领们已经跟刘家结了仇,要是立了刘贄,他们怎么可能甘心?到时候说不定会出更大的乱子。”

王朴的话还没说完,就看见王峻推开馆驿的门,从一个士兵手里扯过一面黄旗,快步走到郭威面前,把黄旗披在郭威身上,大声喊道:“我们共同拥立元帅当皇帝,谁要是不服,就是跟我们所有人作对!”

其他将领也跟着大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馆驿外面的士兵们也跟着喊,声音大得几十里外都能听见。

郭威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明白——这是大势所趋,自己就算想推辞也不行了。他只好顺着大家的意思,答应登基。将领们赶紧簇拥着郭威,带着大军往汴梁城回赶。

回到汴梁后,郭威立刻给李太后上了一道奏章,大致意思是:自己是被将领们逼着登基的,实在没办法推辞,愿意继续供奉汉朝的宗庙,把李太后当母亲一样侍奉。

李太后看着奏章,心里一片冰凉——她知道,郭威手握兵权,手下的人又都拥护他,自己根本没法反抗。只好下诏书,把刘贄废为湘隐公,让郭威代理朝政。就在这一年,后汉灭亡了。

后来有史官评论后汉的兴衰:“后汉高祖刘知远手里有精锐的军队,占据着有利的地盘,又正好赶上契丹人往北撤退,中原没有君主,所以他才能轻松当上皇帝,并不是因为他的才能和品德有多出众,只是运气好,赶上了好时候。根基不牢固的王朝,注定容易灭亡。后汉隐帝刘承祐虽然当了皇帝,可朝政却不是他自己说了算,老百姓也不认可他这个皇帝。他轻易相信奸臣的话,想除掉手握兵权的大臣,结果灾祸马上就来了,这是必然的结果。他们父子俩加起来,只当了四年皇帝,自古以来,没有哪个王朝的寿命这么短的。唉,真是让人哀叹啊!”

郭威正式登基那天,接受了文武大臣的朝拜。他追封刘承祐为隐帝,尊奉李太后为昭圣太后。到了第二天,郭威又去郊外祭拜天地,下诏书大赦天下。他说自己是周朝虢叔的后代,所以把国号定为“后周”,改年号为“广顺”,立妻子柴氏为皇后。

之后,郭威开始分封大臣:封柴荣为晋王,王峻为邺郡节度使,史彦超为京营总都,韩通为御营团练元帅,偏将王豹、曹英等人都封为总兵;封王朴为昌邑侯大将军,让他掌管军政大事;又封汉朝的老臣范质为右丞相,贞固为左丞相,窦仪为翰林学士。其他汉朝的大臣,愿意继续当官的,还让他们担任原来的官职;不愿意当官的,也准许他们回乡养老。跟着打仗的士兵们,也都给了赏钱和粮食。

文武大臣们都上前谢恩,可就在这时,有一个穿着纶巾道服的大臣,跪在台阶下,不仅不谢恩,还说:“微臣有个请求,希望皇上能听我说。”

这个人一开口,朝堂上的气氛一下子就变了——他这请求,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前程,还牵扯到后周初年的官场风气。正是:“朝廷给的爵位,不如上天给的品德珍贵;当官的功名,怎么比得上孝顺的名声?”

到底这个大臣是谁,他又提了什么请求,咱们下回再接着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