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周世宗柴荣,听说北汉君主刘崇勾结契丹人,举兵来侵犯中原,立刻召集大臣们在朝堂上商议对策。大臣们有的说“契丹兵强马壮,不如先守后攻”,有的说“刘崇趁我国根基未稳来犯,必须迎头痛击”,吵得不可开交。柴荣攥着龙椅扶手,眉头皱得紧紧的——他心里清楚,这时候退一步就是丢了中原的气势,当下一拍桌子:“朕要御驾亲征!谁敢来犯,朕就亲手打回去!”
旨意一下,满朝文武都不敢再劝。柴荣立刻点兵选将,让高怀德当先锋,带着本部精锐先去天井关;自己则和赵匡胤等人率领大军随后。这天井关是北汉的边境要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本来刘崇正带兵围着潞州打,柴荣却不直接去救潞州,反倒往天井关走——这是玩了一招“围魏救赵”:打天井关,就能断了刘崇的后路,潞州之围自然就解了。
消息很快传到天井关里。守关的将领叫李彦能,是北汉出了名的猛将,一杆熟铜枪使得出神入化,号称“万夫不当”。刘崇知道天井关重要,特意把他派来镇守。李彦能听说周军来了,气得把桌子拍得震天响:“柴荣小儿,刚占了中原就敢来捋我的虎须?看我不把他的先锋挑落马下!”当下点了三千士兵,打开关门就冲了出去。
高怀德早就在关下摆好了阵仗,见李彦能出来,眯着眼打量——这人生得凶神恶煞,头戴虎头盔,身披金锁甲,骑着一匹青鬃马,手里的熟铜枪闪着冷光,一看就不好对付。高怀德身边的副将陈继忠凑过来低声说:“将军,这李彦能在北汉打了十几年仗,硬拼怕是要吃亏。”高怀德却不动声色,扬声问道:“来将通名!我枪下不杀无名之鬼!”
李彦能勒住马,嗓子像打雷似的:“我是北汉王手下,镇守天井关的总兵李彦能!你们周军占了汉人的天下还不够,还敢来犯?今天就让你有来无回!”高怀德冷笑一声:“天下本就该归于一统,你们北汉抱着残山剩水不投降,反倒勾结契丹人祸乱中原,才是找死!识相的就献关投降,不然打破关口,连老百姓都要跟着遭殃!”
李彦能哪里听得进去,拍马挺枪就朝高怀德刺来。高怀德早有准备,举起长枪一架,“铛”的一声,火星子都溅了起来。两人你来我往,马跑起来像一阵风,枪杆撞在一起的声音在山谷里回荡。打了二十多个回合,高怀德越打越顺,枪法像蛟龙出海似的,招招都往李彦能的破绽里扎。李彦能一开始还能招架,后来手都麻了,心里暗叫不好:“这高怀德果然名不虚传,再打下去要栽!”又勉强撑了三回合,找了个空隙,拨马就往关里逃。
这时候赵匡胤的大军也到了,见李彦能败逃,立刻下令:“追!别让他跑回关里!”周军士兵像潮水似的冲上去,北汉兵死伤了一大半。李彦能拼了命才逃回关里,“哐当”一声关上大门,还让人用石头把城门堵死,心里突突直跳:“还好跑得快,不然今天就交代在这儿了。”
接下来十几天,赵匡胤天天派兵攻打天井关,可这关口城墙又高又厚,北汉兵在城上往下扔石头、射箭,周军攻了好几次都没攻下来。赵匡胤急得在营里转圈,高怀德见了,拉着他到帐里说:“将军,这天井关硬攻不行,得用巧劲。我想了个计策:我带两千士兵,埋伏在关旁的山林里;你带着大军假装撤退,就说要去泽州,还故意让北汉兵知道‘三天后再回来打’。李彦能肯定会放松警惕,到时候我趁机混进关里,保管能拿下关口。”
赵匡胤眼睛一亮:“先锋这计策妙啊!就这么办!”当天晚上,高怀德就带着陈继忠和两千士兵,悄悄摸到天井关旁边的山林里藏了起来——陈继忠还特意让士兵们换上老百姓的衣服,准备到时候混进城。
第二天一早,赵匡胤就下令撤军,士兵们慢悠悠地收拾营帐,故意把一些破旧的盔甲、兵器扔在营里,装作“仓皇撤退”的样子。李彦能在城楼上看得清清楚楚,心里犯嘀咕:“周军怎么突然撤了?不会是有诈吧?”立刻派了两个探子出城打探。探子跑了二十多里,见周军真的往泽州方向走了,还抓了个掉队的周军小兵问,小兵说“粮草不够,先去泽州补粮,三天后再来”。李彦能这才松了口气,拍着大腿笑:“我就说柴荣小儿没胆子!传令下去,让士兵们好好休息,老百姓也能出城砍柴、种地,别整天关在城里憋坏了!”
关里的老百姓早就断了柴火,一听能出城,第二天一早就扛着斧头、背着篮子往关门外涌。陈继忠混在老百姓里,趁机摸清楚了关里的布防——原来李彦能把大部分士兵都调到了东门,西门只有几十个老弱残兵看守。陈继忠悄悄退回去,把情况告诉了高怀德,高怀德心里有了底:“就等第三天了。”
第三天中午,突然有探子慌慌张张地跑回关里:“不好了!周军又回来了!离关口只有十里地了!”李彦能吓得一哆嗦,赶紧下令:“快让老百姓进城!关上大门!”老百姓本来在城外砍柴、种地,一听周军来了,吓得魂都没了,抱着柴火、扛着锄头就往关里挤,你推我搡,乱成一团。守门的士兵想盘查,可老百姓太多了,根本顾不过来——高怀德带着两千士兵,就混在这乱糟糟的人群里,悄悄进了关。
等老百姓都进了城,李彦能亲自登上城楼,刚要下令士兵准备防守,就见赵匡胤和史彦超带着周军冲到关前,赵匡胤指着城楼上的李彦能骂:“李彦能!你个缩头乌龟!再不献关,我打破关口,把你碎尸万段!”骂完就挥挥手,周军士兵扛着梯子就往城墙上爬。李彦能急得大喊:“扔石头!射箭!别让他们上来!”城上的北汉兵赶紧往下扔石头、射箭,周军暂时退了下去。
到了三更天,关后的西城门突然起了大火——是高怀德让士兵们放的。李彦能正在东城门指挥防守,听说西城门着火,心里一慌:“不好!周军从后面来了!”赶紧带着一千士兵往西门跑。刚跑到半路,左边突然冲出来一将,白袍白马,手里的长枪闪着寒光,正是高怀德!高怀德大喝一声:“李彦能!你往哪儿跑!”李彦能吓得赶紧举枪招架,可他刚才跑了一路,气都没喘匀,哪里是高怀德的对手?高怀德一□□中他的胸口,李彦能“啊”的一声,从马上摔了下来,当场断了气。
高怀德杀了李彦能,立刻让士兵们打开城门,把赵匡胤的大军放了进来。赵匡胤一进关,就立刻下令:“谁都不许抢老百姓的东西!谁敢违反,立斩不赦!”又让人贴出告示,安抚老百姓,还派士兵去救火。老百姓见周军不抢东西、还帮着救火,都高兴得拍手叫好。赵匡胤看着高怀德,心里暗暗佩服:“高老将军(高怀德父亲高行周)把他托付给我,果然没看错人!这次取关他立了头功,一定要好好赏他!”
第二天一早,周世宗柴荣的御驾到了天井关。大臣们和将领们都出城迎接,柴荣进了关,听赵匡胤把高怀德智取天井关的事说了一遍,笑得眼睛都眯了:“高怀德智勇双全,没费多少兵力就拿下了天井关,这是朕的福气啊!”当下赏了高怀德一百两黄金、五百匹绸缎,还封他为“殿前副都指挥使”。高怀德赶紧跪下谢恩,心里也暖暖的——他知道,这不仅是对他的奖赏,也是世宗对他父亲的认可。
柴荣在天井关歇了三天,查了查关里的仓库,让士兵们好好养马,然后下令:高怀德带前军先去怀州,赵匡胤带中军跟着,自己在后面压阵。没几天,大军就到了怀州城下。
怀州的守将叫张志忠,本来是中原人,当年北汉打过来的时候,他没办法才投降了北汉。听说天井关丢了,周军来了,张志忠整天坐立不安,晚上睡不着觉,就把儿子张信叫到身边:“儿啊,我本来是中原的臣子,投降北汉是没办法。现在周军来了,要是硬打,怀州的老百姓肯定要遭殃。不如我们投降吧,既能保住老百姓,也能回到中原的怀抱。”张信早就不想跟着北汉混了,赶紧点头:“爹,您说得对!我们投降周军,才是正道!”
第二天一早,张志忠就打开城门,带着张信和几个亲信,捧着怀州的地图和户籍,到周军大营投降。高怀德见他真心投降,就带着他去见赵匡胤。赵匡胤高兴得不得了,赶紧写了奏折,派人快马送给柴荣。柴荣听说张志忠投降,立刻下令:封张志忠为怀州团练,还是让他管怀州的军民,张信也封了个校尉。张志忠父子感激涕零,当场就表示要帮周军打北汉。
柴荣的大军在怀州歇了一天,正要继续前进,却出了个小插曲:指挥使赵晁私下里跟通事舍人郑好谦说:“北汉和契丹的兵加起来有十几万,我们才五万多人,要是硬拼,肯定要吃亏。陛下现在就急着前进,怕是不妥啊。”郑好谦是个老实人,觉得赵晁说的是实话,就跑去告诉了柴荣。
柴荣一听就火了,拍着桌子骂:“赵晁这小子!敢在这里胡说八道,扰乱军心!来人啊,把他拉出去斩了!”旁边的赵匡胤赶紧上前拦住:“陛下,赵晁说的是忠言啊!他虽然担心兵力不足,但也是为了大军着想。要是人人都像他这样敢说真话,陛下还有什么可担心的?求陛下饶他一命吧!”柴荣瞪了赵晁一眼,气呼呼地说:“看在匡胤的面子上,饶你一次!下次再敢乱说话,定斩不饶!”赵晁吓得赶紧跪下谢恩,心里也暗暗感激赵匡胤。
柴荣带着大军从怀州出发,日夜兼程,不到十天就到了泽州,下令扎营。这边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北汉军营——刘崇本来正围着潞州打,可打了半个多月都没打下来,心里正烦,听说周军夺了天井关、怀州,还到了泽州,吓得赶紧把将领们叫过来商议。
契丹派来的将领耶律奇先开口:“周军虽然来得快,但他们一路行军,士兵肯定很疲惫。我们不如以逸待劳,等他们刚扎好营,就派兵从四面攻打,肯定能打赢!”刘崇觉得耶律奇说得对,立刻下令:北汉兵和契丹兵分开扎营,东边是北汉兵,西边是契丹兵,要是有紧急情况,互相支援。耶律奇领了命令,就回去安排了。
第二天一早,刘崇带着副枢密使王延嗣、先锋张元晖,在巴公原摆好了阵仗。他往周军阵前一看,见周军只有两三万人,心里乐了:“原来周军这么少!我本来还不该借契丹的兵,白白花了那么多钱!”旁边的谋士赵彦章赶紧劝:“陛下,周军虽然少,但看起来很整齐,肯定是精锐。我们不能轻敌啊!”刘崇瞪了他一眼:“你懂什么!今天我就让周军看看,我北汉的厉害!”
这时候,西边契丹军营的杨襄也看到了周军阵仗,觉得周军不好对付,就派偏将张威去见刘崇:“周军虽然人少,但气势很盛,大王还是小心点好,别轻易出兵。”刘崇本来就觉得借契丹兵丢了面子,听张威这么说,更生气了:“你们别在这里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今天我非要活捉柴荣,为我侄子(后汉隐帝刘承祐,被郭威所杀)报仇不可!”
正说着,突然刮起了东北风,风里夹着沙子,吹得人睁不开眼。没过多久,风向变了,改成了南风,直往北汉阵里吹。北汉的司天监李义赶紧跑过来:“陛下!这南风是帮我们的啊!现在出兵,肯定能打赢!”刘崇一听,更高兴了,刚要下令出兵,枢密使王得中赶紧拉住他的马:“陛下,这风不一定是帮我们!李义这是胡说八道,该斩!”刘崇不耐烦地推开他:“我已经决定了!你个老书生别在这里瞎掺和!再敢多说一句,先斩了你!”王得中没办法,只好低着头退了下去,心里暗暗叹气:“这下要糟了。”
刘崇刚要亲自出战,先锋张元晖赶紧上前:“陛下,让末将先去挫挫周军的锐气!”刘崇点点头:“好!你要是打赢了,朕重重有赏!”张元晖拍马舞刀,朝周军阵里冲去,嘴里还大喊:“周军谁敢来送死!”
周军阵里,中军使樊爱能提着长枪,催马冲了出来。两人马打盘旋,刀枪相撞,打了五十多个回合。樊爱能一开始还能招架,后来越打越吃力,枪法都乱了——他心里早就慌了,知道张元晖厉害,想赶紧退回去。旁边的步军使何徽见樊爱能要败,赶紧提着大斧冲过来帮忙:“樊将军,我来帮你!”
张元晖一对二,却一点都不害怕,刀舞得像车轮似的,逼得樊爱能和何徽连连后退。这时候,北汉阵里的元帅白从辉也提着刀冲了过来,朝着樊爱能就砍。樊爱能吓得魂都飞了,大喊一声:“不好!撤!”拨马就往周军阵里逃,何徽也跟着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