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仔小说网

旺仔小说网>飞龙全传在线阅读 > 第 24 章(第1页)

第 24 章(第1页)

话说那自称“抹谷大王”的杜二公,仗着自己拳脚功夫硬、力气比常人大,先在赵匡胤面前摆了三个花架子,耀武扬威地让赵匡胤也亮几招。等两人一交手,杜二公就把自己这辈子学的本事全使出来了,满脑子就想着一定要打赢。可他没料到,自己的每一拳、每一脚都被赵匡胤轻巧地躲了过去——赵匡胤心里早有盘算:这恶霸平日欺负百姓,今天正好替天行道,先看看他到底有几分能耐,没必要一开始就下狠手。

杜二公见自己的招式全被看穿,心里顿时慌了神,原本还算规整的拳法瞬间乱了套,手脚也没了章法,只顾着胡乱踢打,勉强撑着不倒下。赵匡胤瞅准他章法大乱的空档,猛地伸手抓住他的左脚,往后轻轻一推,杜二公就像个破麻袋似的,仰面朝天摔在地上。紧接着,赵匡胤快步上前,一脚踩在他胸口,这场景跟当初在桃园收拾那泼辣妇人(后来才知是舅母)时一模一样——他盯着杜二公,心里又气又恨:你这恶霸,天天搜刮百姓,今天就让你尝尝被欺负的滋味!抬手就往杜二公鼻梁上揍了一拳,接着又对着他全身一顿猛打,拳头落下去的节奏,就像农家捣蒜似的,一下接一下,打得杜二公疼得直喊“饶命”。

旁边的喽啰们早就吓得腿软,他们早就听说过赵匡胤力气大、功夫好,这会儿见大王被打成这样,谁也不敢上前帮忙;千家店的百姓们则围在一旁看热闹,也没人敢上前劝架——毕竟杜二公平日里横行霸道,大家早就憋了一肚子气,这会儿见有人收拾他,心里都暗爽,只是怕事后被报复,不敢表露出来。

人群里有几个头发花白的老者,实在怕打出人命,到时候杜二公的人报复起来,整个村子都要遭殃。其中一个姓张的老者赶紧挤出人群,跟另外两个老头一起冲上去抱住赵匡胤,急急忙忙地说:“好汉住手!这是我们这儿的‘寨尊’(其实就是恶霸自称的头衔),你今天动手打了他,自己痛快了,可我们这些老百姓要倒霉啊!他要是恼羞成怒,带着人来拆村子,我们可经不起折腾!你就忍忍,别再打了,这也是为了你自己好,免得惹上更大的麻烦。”

赵匡胤听他们这么说,心里也明白百姓的难处——他想起自己从东京逃出来后,一路上见了不少恶霸欺负穷苦人,要是今天自己走了,杜二公肯定会变本加厉报复村民。但眼下被老者们抱住,也只能先停手,对着地上的杜二公骂道:“你这狗东西!我本来想打死你,今天看在这些老人家的面子上,就饶你一条狗命!”

杜二公这才连滚带爬地站起来,也顾不上鼻子青、脸肿,更忘了自己“抹谷大王”的架子,翻身上马,带着喽啰们一溜烟往山上跑,连平日里搜刮百姓的“抹谷”差事都忘了。这场景,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刚才还想着要像打仗一样威风,转眼间就成了丧家之犬,只顾着逃命。

赵匡胤看着杜二公逃走的背影,哈哈大笑:“就这两下子,还敢自称大王?连点真本事都没有,也好意思在人前吹牛耍横!”

可他刚说完,周围的百姓就开始抱怨起来。刚才劝架的张老头叹了口气:“唉,都怪老王(杜二公的邻居),他自己不敢出来跟杜大王理论,偏让他这年轻的外甥(指赵匡胤,当时百姓还不知道他身份)出来惹事!杜大王这一回去,肯定要去山寨调兵,到时候咱们村子可就惨了,这可怎么办啊?”

赵匡胤一听,立马拍着胸脯说:“各位乡亲别担心,也别埋怨别人。今天这事是我一个人做的,我肯定一个人担着!我既然有本事打跑他,就不怕他调兵来。我现在就去他的老巢,把他的人全收拾了,干脆给你们除了这个大祸害,也让你们看看我赵匡胤不是那种惹了事就跑的人!要是我今天走了,让你们受连累,那我还算什么大丈夫?”

说完,他气得胸脯都起伏着,抬脚就要往山上走。人群里有个爱多嘴的年轻小伙,赶紧喊道:“好汉等一下!你要找他,不用跑那么远!杜大王的家就在咱们村西边,离这儿也就半里地。他家大门刷的是朱红油漆,特别高大,一眼就能看见。他家里有老母亲、老婆,还有好几个丫鬟、仆役呢!你要是能直接去他家解决了这事,那才真叫厉害!”

赵匡胤哪能等?立刻对百姓们说:“大家该干嘛干嘛去,不用管我!我今天就算拼了,也要去他家斩草除根,绝不让他再欺负你们!”说完就往西走。

张老头和另外几个老者赶紧追上去喊:“好汉别冲动啊!那杜大王的老婆也不是好惹的,性子泼辣得很,天不怕地不怕,你这去了要是打不过她,岂不是白白送命?还是别去了!”可赵匡胤就像没听见似的,脚步更快了。

走了大概半里地,果然看见路北有一座大房子——朱红的大门,比村里其他人家的门高了一大截,看着跟官府的衙门似的,只是大门关得紧紧的,没一点动静。赵匡胤走过去敲门,敲了好几下都没人应。他心里的火气又上来了,攥紧拳头,对着大门“咚咚咚”地猛敲,那声音跟敲鼓似的,震得门板都直响。

又等了一会儿,才听见里面传来脚步声,有人隔着门问:“谁啊?敲门这么用力!”

赵匡胤在门外憋着气,大声回道:“我姓闯名祸,从东京来的!专门来找那个欺负好人、怕硬的狗东西算账!”

门“吱呀”一声开了,门口站着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婆婆,穿着深蓝色的布衫,手里还拿着个针线笸箩。她见了赵匡胤,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他,从上到下看了好几遍,才小心翼翼地问:“这位君子,你是不是喝了酒啊?”

赵匡胤皱着眉说:“我清清白白做人,又不抢老百姓的东西,哪来的酒喝?”

老婆婆又问:“那你没喝酒,脸怎么这么红啊?”

赵匡胤有点不耐烦了:“我天生就是这脸色,跟喝不喝酒没关系!”

老婆婆本来是好心问话,可赵匡胤不仅没好脸色,还瞪着眼睛,一副凶巴巴的样子,她心里也犯嘀咕:这年轻人到底是来干嘛的?但还是硬着头皮又问:“君子,你既然是从东京来的,那你有没有见过一个红脸的人,小名叫香孩儿啊?”

赵匡胤一听,立马火了,大声骂道:“你这老太婆!敢随便叫我的小名,太没规矩了!”

老婆婆被他这么一骂,吓得浑身发抖,不敢说话了,但心里却突然冒出一个念头:他怪我叫他小名,难道他就是我的外甥香孩儿?她偷偷又看了赵匡胤几眼,越看越觉得像——那眉眼、那身高,跟女儿杜氏年轻时说的香孩儿模样差不多。她咬了咬牙,不管赵匡胤还在生气,上前一步抓住他的衣角,声音都有点发颤:“我的亲外甥啊!你别把我当成外人,你的亲娘杜氏,是我的女儿,我是你爹赵指挥(指赵匡胤父亲赵弘殷,曾做过指挥使之职)的丈母娘啊!你当年生在夹马营,小名叫香孩儿,我还记得呢!那年我跟你娘分开的时候,你才七岁,这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一点消息都没有。没想到今天能在这儿见到你,你到底是来干嘛的?跟姥姥说说,别瞒着我。”

赵匡胤一听,心里“咯噔”一下:我本来是来收拾恶霸的,怎么走到姥姥家来了?难道是刚才走得太急,走错路了?可这亲情是真是假,还得再问问清楚。他定了定神,问道:“老人家,你既然说是我的姥姥,那你说说我娘的生辰八字是多少,长得什么样?你要是说的一点不差,我就认你;要是有一个字说错了,休怪我不客气!”

老婆婆一听,忍不住笑了:“你这小子,还敢盘问起姥姥来了!我要是不说清楚,你还真以为我是冒认亲戚呢!听好了:你娘是辛酉年八月十五日子时生的,今年五十二岁,身高也就四尺九寸,长着一双凤眼、两道柳眉,为人稳重又端庄。这都是千真万确的,你自己想想对不对?要是你还不信,我再说说你爹的生辰八字和模样,保管你心服口服!”

赵匡胤听她说的分毫不差,心里明白这确实是自己的姥姥,赶紧“扑通”一声跪下,声音也软了下来:“姥姥!您果然是我的外祖母!我就是香孩儿赵匡胤啊!我因为在汴梁(东京)闯了大祸,没办法才逃到关西来,正愁没地方去,没想到误打误撞敲了您家的门,这真是老天爷保佑!我娘在家的时候,也经常念叨您,总说不知道您过得好不好。刚才我对您不敬,还请姥姥原谅我不懂事!”

老婆婆见他认了亲,高兴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赶紧把他扶起来,又拉着他的手仔细看:“快起来快起来!不知者不罪,姥姥不怪你!你看你现在长得这么高大,模样也周正,真是个好后生!前几天我家的喜鹊天天叫,我还纳闷是怎么回事,原来就是你要来看姥姥的好兆头啊!”说完,她拉着赵匡胤的手往院子里走,还喊来旁边站着的老仆李伯:“李伯,快把后堂的门打开,再让小翠去泡壶好茶来!”

李伯是跟着老婆婆多年的老仆,刚才一直站在门后看着,这会儿赶紧应了声“哎”,心里还嘀咕:这外甥看着就不是普通人,要是二公子(指杜二公)回来知道了,不知道会怎么想——毕竟二公子平日里可没少欺负人,万一这外甥跟他起冲突,可就麻烦了。

赵匡胤跟着姥姥进了后堂,见这屋子收拾得挺整齐,墙上还挂着一幅旧画,画的是桃花,看着有些年头了。他坐下后,喝了口小翠端来的茶,忍不住问:“姥姥,您家这大门怎么这么气派,看着跟官府的房子似的?”

老婆婆叹了口气:“孩子,你有所不知啊!这房子本来是朝廷的御果园衙门,专门管收果子的,所以才这么气派。要是普通老百姓家,哪敢住这么好的房子?”

赵匡胤又问:“那我的两个舅舅呢?他们现在在哪儿?”

老婆婆一听这话,眼睛立马红了,擦了擦眼角说:“孩子,这事说起来就长了。我本来有两个儿子,可惜你大舅早年在任上病死了,现在就剩下你二舅,名叫杜二公。他对我倒是孝顺,家里日子也过得还行,可就是有个坏毛病——仗着自己会点功夫,总爱干些不三不四的事。前年他带着我、还有你舅母一家,搬到了这儿,硬是把人家管的御果桃园抢了过来,还霸占了这衙门当自己家,天天吓唬村里的人。可他还不满足,又去太行山当了山寨的三寨主,经常带着人抬着狗肉,到各村各镇去敲诈老百姓,挨家挨户让人家‘抹谷’(就是搜刮钱财粮食),还自称‘抹谷大王’。就靠着山寨的势力干这些伤天害理的事,我天天劝他改邪归正,可他就是不听。要是这孩子能好好做人,我就算天天吃斋念佛也愿意啊!”说完,她又忍不住叹气,眼泪也掉了下来。

赵匡胤听完,心里别提多慌了:完了完了!我刚才打的那个抹谷大王,竟然是我的亲舅舅?我做梦都没想到啊!刚才还把他打得那么惨,这以后怎么跟他见面?都怪我太冲动,没问清楚就动手,现在可怎么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