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仔小说网

旺仔小说网>飞龙全传在线阅读 > 第 38 章(第2页)

第 38 章(第2页)

赵匡胤正四处张望,忽然听见一阵琴声——这琴声从旁边一扇木门里传出来,时而舒缓,像流水一样;时而激昂,像狂风一样,听得人心里很舒服。他心里想:“能弹出这么好听的琴,这人肯定是个有学问的隐士。我不如进去见见他,看看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就在这时,后面传来了马蹄声,赵匡胤回头一看,是郑恩他们赶来了。郑恩勒住马,大声问道:“二哥!那兔子呢?你抓住了没?俺还等着吃兔肉下酒呢!”赵匡胤摆了摆手,让他小声点:“别吵,里面有人弹琴,咱们听听。”郑恩虽然不懂琴,但见赵匡胤这么说,也只好闭上嘴,和众人一起站在门外听。

琴声停了,里面传来一个人的歌声,声音清亮:“天下百姓多辛苦,只因还没遇明主。这几年战乱不停,如今江山归周家。”赵匡胤听了,对众人说:“你们听,这人说话很有见识,肯定是个高士!”话音刚落,里面又传来一阵笑声,接着歌声又响了起来:“十年寒窗读孔孟,磨穿铁砚练功夫。夜里点灯学到晚,读遍诗书长学问。肚子里有好文章,却藏在山林里不出来。不是不想做官,只是没人来请我。”

赵匡胤一听,更确定这人是个有本事的人,便对众人说:“咱们进去见见他吧。”众人都同意,赵匡胤翻身下马,走到门口,轻轻敲了敲门。

过了一会儿,门开了,一个十二三岁的童子探出头来——这童子穿着件蓝色的短衫,头发用一根红绳扎着,手里还拿着一把扫帚。他看了看赵匡胤等人,小声问道:“你们是谁啊?来这里干什么?”赵匡胤笑着说:“我们是从东京来的,听说这里有位贤士,特意来拜访他,麻烦你通报一下。”童子点点头:“你们等着,我去告诉先生。”说完就跑进去了。

不多时,一个穿着儒服、戴着方巾的人从里面走出来——这人大概三十多岁,面如冠玉,眼睛像星星一样亮,手里拿着一把扇子,看着温文尔雅。他走到门口,拱手笑道:“不知各位贵客光临,有失远迎,快请进屋里坐。”赵匡胤等人连忙拱手还礼,跟着他走进了屋里。

屋里是一间书房,靠墙摆着一个书架,上面放满了书,桌子上摆着一张琴,旁边还有笔墨纸砚,地上铺着竹席,看着很干净。童子端来茶水,众人坐下后,赵匡胤问道:“先生贵姓大名?我们今天冒昧来访,还请不要见怪。”

那人欠了欠身,笑着说:“我姓赵,名普,是这里的人。因为觉得天下不太平,不想做官,就躲在这村里,一边种地一边读书,日子过得还算清闲。各位贵客是从东京来的,不知尊姓大名?”赵匡胤说:“我叫赵匡胤,家住汴梁,是禁军指挥赵弘殷的儿子。这几位是我的兄弟,郑恩、张光远、罗彦威、赵匡义。”

赵普一听“赵匡胤”三个字,心里暗暗吃了一惊——几天前,有个叫苗光义的道士来村里找他,说他将来能做两朝宰相,还说今天中午会有五位贵人来拜访他,其中一位就是真命天子。当时他还不信,现在一看赵匡胤,果然气度不凡,再看赵匡义,也是一副贵人相,郑恩等人也都是英武之人,心里顿时信了苗光义的话。

赵匡胤喝了口茶,看着赵普说:“刚才我们在门外听先生弹琴、唱歌,觉得先生很有学问,想必是有济世之才,只是没遇到赏识你的人。我大哥柴荣是禅州的王爷,也是我的生死之交,如果你愿意出山,我可以推荐你去见他,到时候你就能为天下百姓做事了。”

赵普心里有点犹豫——他不是不想做官,只是怕自己的本事不够,耽误了大事。可转念一想,苗光义说自己有宰相之才,赵匡胤又这么诚恳,或许这就是自己的机会。他笑了笑说:“多谢赵公子看重。只是我隐居多年,不知道能不能做好官,怕辜负了你的好意。”

赵匡胤连忙说:“先生别谦虚!我看先生是有真本事的人,我大哥求贤若渴,只要你愿意去,他肯定会重用你的。现在周主英明,正是先生为国效力的时候,你可别错过了这个机会。”

赵普见赵匡胤说得诚恳,心里也下定了决心,点了点头说:“既然公子这么说,那我就听你的。只是今天天色已晚,各位不如在我这里住一晚,明天再回禅州,怎么样?”众人都同意,赵普便让人去准备饭菜,又让人把随从们安排到旁边的草房里住下。

晚饭的时候,赵普和众人一起喝酒聊天,说起天下大事,赵普说得头头是道,赵匡胤越听越佩服,心里后悔没早点遇到他。郑恩却没兴趣听这些,喝了几杯酒就嚷嚷着要睡觉,赵匡胤只好让赵普把饭菜收了,众人在书房里搭了几张草席,将就着睡了一晚。

第二天一早,众人吃过早饭,赵普从书箱里拿出一个信封,递给赵匡胤说:“这是几天前苗光义先生留给我的,他说让我交给你,还说他在东京等你。”赵匡胤接过信封,拆开一看,上面写着:“赵普有辅佐君王的才能,你千万别错过他。将来你做了皇帝,一定要重用他!切记切记!”

赵匡胤心里有点埋怨苗光义——这人怎么什么都往外说?要是被周主知道了,自己岂不是要惹麻烦?他赶紧把信揣进怀里,对郑恩说:“苗先生说周主下了赦令,让我赶紧回家看娘。”郑恩撇撇嘴:“俺还以为有啥新鲜事呢,这事儿俺早就知道了!”

众人又喝了杯茶,就准备起身回禅州。赵普家里没有马,郑恩笑着说:“先生,俺走路快,这马给你骑!”赵普连忙道谢,众人一起出了村,骑上马,往禅州走去。

回到帅府,赵匡胤先去见柴荣,把打猎追兔、遇到赵普的事说了一遍,还说赵普是个有本事的人,让柴荣一定要重用他。柴荣听了,赶紧让人去请赵普。

赵普来到后堂,给柴荣行了礼。柴荣见赵普温文尔雅,说话有条理,心里很喜欢,当场就封他为王府参军,说等回了东京,再推荐他去朝廷做官。众人见赵普得了官,都替他高兴,柴荣又让人备了酒席,和众人一起喝酒庆祝。

正喝到高兴的时候,忽然看见守门的军官慌慌张张地跑进来,脸色苍白,手里的令牌都快掉了。他跑到柴荣面前,“扑通”一声跪下,声音发抖地说:“千岁爷!不好了!出……出大事了!”

柴荣心里一紧,赶紧问道:“出什么事了?你慢慢说!”军官咽了口唾沫,颤声道:“刚才……刚才接到东京来的消息,说……说黄河决堤了,下游的几个州县都被淹了,百姓们……百姓们都在逃命啊!”

众人一听,都愣住了——黄河决堤可不是小事,要是不赶紧救灾,不知道要饿死多少百姓。柴荣皱着眉头,心里想:“这下麻烦了,姑母的病还没好,现在又出了这事儿,可怎么办才好?”赵匡胤也站起来,握紧了拳头:“大哥,咱们得赶紧想办法救灾,不能让百姓们受苦!”

到底柴荣会怎么应对黄河决堤的事,赵普又能提出什么好主意,咱们下回再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