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笑然内心OS:你终于“看”了。用二十四小时的延迟,用这张精心布置的照片,用这红笔圈出的、被你阉割过的过去。你完全理解这封信的完整语境,理解“友情比钢要韧”才是核心,但你选择绕过它,因为那份“韧”所代表的忠诚、责任与牺牲,正是现在的你无法承担、也不愿面对的。你只想截取“财富”与“一直是”的便利,来进行最后一次情感上的道德绑架与操纵。一个顶尖的离婚律师,果然最擅长的,就是利用文字碎片,构建利于自己的叙事。一个已婚男性,在情人节,用奢侈品和红笔圈出的旧信,祝一位刚与你彻底诀别的单身女性“七夕快乐”?文吉,你这最后的反扑,算计得如此精致,姿态却又如此……不堪。)
一股强烈的、近乎荒谬的疏离感,像冰冷的潮水般瞬间攫住了她。这不是愤怒,愤怒需要力气;也不是失望,失望源于未曾熄灭的期待。这只是一种彻头彻尾的“确认”——确认了昨天那场郑重其事的告别,是多么正确和必要。她看着他精心设计的“回应”,感觉像是在观看一场与己无关的、在华丽舞台上上演的拙劣独角戏。舞台、灯光、道具(名表、豪车、香烟)一应俱全,唯一的观众,却已提前离场。
她的指尖悬在鼠标左键上,光标在电脑微信那空白的回复框内静静闪烁,大约有三秒钟。
窗外,一只鸟雀掠过,发出短暂的啁啾。办公室里,关于七夕的窃窃私语依然在轻柔地持续。
三秒后,她移开了手指。
没有敲下一个字。
没有任何回复。
她只是移动光标,点击放大图片,让那些红色的圈划、那些彰显身份的配饰、那些熟悉的字迹,在电脑屏幕上再次清晰地掠过一遍,仿佛是在进行最后一次的检视与确认。然后,她关闭图片,平静地、毫无留恋地退出了整个对话框。
她的目光在电脑微信界面上扫过,找到那个熟悉的选项——“消息免打扰”——那个开关早已开启,她此刻所做的,不过是一次无需犹豫的再次确认。
她抬起头,目光越过笔记本电脑的屏幕,望向窗外。窗外的光线又偏移了几分,颜色愈发深沉,为天边晕染开一抹暖金色的光晕。办公楼下的林荫道上,树影拉得更长,随风轻轻晃动。她深深地、缓慢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胸腔里最后一丝因那荒谬信息而带来的、微乎其微的滞涩感,彻底排出体外。随之而来的,是一片前所未有的、冰冷的清明与平静。
(李笑然内心OS:山河浩荡,我们早已别过。你的反扑,你的算计,你的不合时宜的“祝福”……都只是风吹过深谷的回响,已惊不动我心底半分。我赠你《小王子》,是告别,也是最后的点醒。可惜,你只看得见玫瑰,却听不懂狐狸的秘密。)
她伸出手,端起桌角那杯已然温凉的龙井,送到唇边,喝了一大口。微涩的回甘在舌尖蔓延,有效地抚平了任何可能存在的情绪褶皱。然后,她将杯子稳稳地放回原处,双手重新放回键盘上,脊背挺得笔直。
她将早已准备好的讲座文档拖入与德育主任的对话框,指尖轻敲回车键。
"咻"的一声轻响,文件发送成功。
一个任务完结了。另一个"待办事项",也以最彻底的沉默,画上了句号。
时间悄然流逝,办公室的挂钟,时针已指向下午四点二十分。离下班还有十分钟,电脑微信有新消息提示,是林雪:
"笑然,晚上一起过节?要不要把乐乐接上?干妈都想她了!"
李笑然看着消息,唇角泛起温暖的笑意,指尖在键盘上敲下回复:
"前两周签侵权委托合同的时候不是刚见过?就让小家伙在家享受最后几天暑假吧。要是接上她,我从单位开回去就得半小时,再开到市区肯定堵在路上,太折腾了。"
"说得也是。"林雪回道,"那咱们俩自己过!我知道国金中心新开了家云锦江南,我现在订位怕是来不及了。。。。。。"
李笑然直接打字回应:"我下班早,现在就去占位子。你直接过来就好。"
"太好了!那我马上出发。今晚可得好好聊聊侵权案的事情。"
四点三十分,放学铃声准时响起。李笑然利落地保存文件、关闭电脑,将桌面整理得一丝不苟。那盆绿萝被细心挪到窗台内侧,避开周末的烈日。
夕阳的余晖将天空染成橘红色,在她身上洒下温暖的光斑。她拎起托特包,步履轻快地走向停车场。想到女儿正在家里由母亲照看着,安心地享受暑假最后的悠闲时光,而她即将与好友共度一个惬意的夜晚,李笑然唇角的笑意又深了几分。
这个七夕的夜晚,虽然与爱情无关,却有着更珍贵的温暖——女儿安好,知己相伴,事业在手,还有那份重新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完整而自在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