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仔小说网

旺仔小说网>离婚律师收了8000 > 当他说出净身出户时(第1页)

当他说出净身出户时(第1页)

文吉刻意拉长的尾音在空气中制造出短暂的留白,仿佛在等待李笑然的追问或惊叹。李笑然的手指搭在那只米白色帆布与棕色丝滑小牛皮巧妙拼接的德尔沃Brillant手袋包带上——远看是一款质感温润的通勤包,唯有懂行之人才能从那细腻的鞍形缝线和标志性的马蹄形扣饰上,窥见她不显山露水的品味。她静静地看着他,眼神里没有好奇,没有催促,只有一种洞悉一切的平静,仿佛在说:“然后呢?我等着你的结论。”

这短暂的沉默让文吉的表演略显尴尬,他不得不自己接上话头,用一种混合着自嘲与抱怨的语气,终于吐出了那个关键的核心比喻:“……可这跟某种程度的‘净身出户’有什么分别?”

“净身出户”这四个字,终于被他用力地掷了出来,带着精心计算过的沉重感,砸在两人之间的实木桌面上。李笑然闻言,唇角掠过一丝若有似无的弧度,那算不上是笑,更像是对某种预设剧本的了然。

“净身出户”……一个充满了菜市场讨价还价般情绪色彩的词,从一位资深合伙人口中说出来,本身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共情邀请。她脑中像打开了一本法律条文,《民法典》第1065条清晰无比:婚内财产协议,书面,自愿,有效。他用这个极不精确、但极具煽动性的词,无非是想设定一个悲情基调,引导她一起慨叹他在这段婚姻里做了多么巨大的牺牲。这场对话,从开场就充满了表演性。她只是个观众,需要做的,是看清剧本的真相。

她缓缓转过头,目光掠过他微微泛油的鼻尖,落在他试图表现坦诚的眼睛上,唇角弯起一个分寸得当的弧度,像新月般清浅。“文吉,”她的声音带着一丝慵懒的笑意,仿佛在点评一部情节夸张的电视剧,“你这位律所高伙,用‘净身出户’这种词,要是被你的客户听见,怕是要怀疑你的专业水准了。”她巧妙地将一个可能引发对峙的质疑,包裹在朋友间的戏谑之中,“法律讲究的是白纸黑字。怎么,真把徐汇滨江的江山社稷,全都划归皇后娘娘名下了?”

她问得像个期待下文的听众,话音落下时,身体已微微前倾,手肘支在桌面上,指尖轻轻抵着下颌,一副准备听故事的放松姿态。这个动作的完成,将她的好奇与鼓励具象化。

文吉脸上的笑容凝固了零点一秒,随即化开,变成一种混合着“被你识破”的尴尬和“你懂我”的亲昵。他端起茶杯,借着氤氲的热气屏障,快速眨了两下眼。“咳,口误,纯属口误。”他放下茶杯时,杯底与托盘发出一声清脆的磕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协议嘛,确实是签了,房子归她。不过……”他拖长了语调,右手抬起,做了个“稍安勿躁”的手势,“过户手续复杂得很,一直没腾出空去办。贷款嘛,自然还是我在还。”他用“手续复杂”和“自然”这样的词汇,试图将一场可能惊心动魄的家庭战争,轻描淡写成一桩琐碎的日常行政事务。

“没过户”。关键词捕捉。不动产物权,以登记为准。这份看似壮烈的"投降书",最关键的执行环节却被无限期搁置了。他保留着最终的反悔权。而"自然"由他还贷——这持续的资金投入,在未来的某一天,若真对簿公堂,完全可以被主张为对共同财产的贡献,从而要求补偿。这是一笔多么精妙的账!用一份尚未完全生效的"赠与承诺",换取当下的风平浪静。这个发现让她的思绪瞬间被拉回自己的过去——

当年她父母为了彰显诚意,特意将彩礼和丰厚的陪嫁都在婚后转入夫妻共同账户,本想用这份毫无保留的信任抬高她在婆家的地位。结果这份善良反而成了需要事后弥补的法律漏洞。当成峰第一次家暴后,她不得不逼他签协议明确那32万彩礼的归属;第二次PC被抓,又签下协议切割20万陪嫁。

记得当时律师闺蜜帮她分析时就叹息:"笑然,你爸妈太实在了。这些钱要是婚前单独开卡存好,根本不需要这么折腾。现在倒好,你这是在给他的错误明码标价。32万一次家暴,20万一次□□,只要他付得起这个价,甚至出到52万,他就可以一直错下去,因为代价是明确的,婚姻的空壳还能留着继续用。"

思绪收回,她立刻意识到,这套"定价惩罚"的逻辑,完美地套用在了文吉身上。他签的这份协议,就是他为那个未知错误贴上的价签。她内心的案例库中,"中产男性婚姻危机管理策略"这一栏,又添了一个堪称范本的案例:以退为进,保留实力,为错误标价。

想通了这一层,李笑然恍然大悟般微微张开嘴,眼睛亮了一下,身体更向前倾了些,像是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秘密。“哦——”她拉长了语调,带着点孩子气的狡黠,“我懂了。这叫‘政治上的宣告,行政上的拖延’?先稳定大局,技术细节容后再议?”她用了一个略带官场色彩的比喻,让对话维持在轻松幽默的层面,却像一根针,精准地刺破了那层窗户纸。“文大律师,你这‘净身’净得……很有策略性嘛。”她笑着摇头,眼神里没有指责,只有一种“我看穿你了”的莞尔。

不等他回应,她仿佛只是顺着策略性的结论自然推进,话锋极其自然地一转,语气变得务实而关切:“不过说真的,现在徐汇那边房价高,贷款利率也不低吧?这么大一笔月供你自己扛着,压力是不是特别大?她……收入应该也不差,没考虑一起分担点吗?”她问得极其自然,目光清澈,带着纯粹的朋友式的关心,不掺杂任何审判的意味。

(李笑然内心OS:测试“付出不对等”的怨念深度。这是窥探他内心真实情绪浓度的pH试纸。他对经济负担的态度,能折射出他对这段婚姻“性价比”的真实评价。一个真心觉得为家庭付出是幸福的男人,不会如此强调“独自扛着”。)

文吉的嘴角几不可察地向下一撇,形成一个短暂的下弧形,泄露出一丝不满。他端起已经半凉的茶喝了一口,仿佛需要液体来压下某种情绪。“她?”这个音节被吐得短促而干涩,“她的钱能把她自己和孩子照顾好,我就谢天谢地了。我这边?”他耸耸肩,做了一个“一言难尽”的表情,“压力肯定有,但男人嘛,不说这些。”那声“男人嘛”里,包裹着一种刻意营造的、背负十字架的悲情,这是他惯用的、博取理解的情感牌。

“理解,真的太理解了。”李笑然立刻用力点头,眼神里充满了真挚的共情,甚至带着点母性的怜惜,“现在养家糊口多不容易,房价、教育、哪一样不是沉甸甸的。你能这么想,一个人扛着,已经很有担当了。”她先稳稳地接住他的情绪,给予充分的认同,让他放松警惕。然后,她身体微微回收了一些,从刚才的过度前倾恢复到更自然的倾听姿势,才用一种带着些许困惑和纯粹好奇的口吻,仿佛只是顺着逻辑链条自然推演下去,轻声问道:

“不过,文吉,我就是有点好奇……”她微微蹙眉,像在思考一个难解的谜题,“到底是遇到了什么样的情况,能让你下定决心,摆出这么大的一个……嗯,‘姿态’呢?”她选择了中性偏褒义的“姿态”一词,避免了刺激性字眼。“肯定不是平常拌几句嘴那么简单吧?那得是……动了根本了?”

她问得小心翼翼,语气轻柔,甚至带着点不忍心触碰对方伤口的体贴。但“动了根本”这四个字,却像一把裹着天鹅绒的匕首,精准地抵住了事件最核心的命门——严重程度。她要评估的,是那个隐藏在“安全感缺失”背后的、真正的破坏性事件等级。

文吉的呼吸不着痕迹地顿了一下。他从容地将视线转向窗外被夕阳镀上金边的云层,这个动作看似自然,实则是为了掩饰内心的波动。紧接着,他将原本随意搭在扶手上的手臂收回,换成了一个更正式、更具防御性的坐姿。这个细微的姿态调整,暴露了他需要重新建立心理防线的瞬间。

“其实……”他开口,声音比刚才低沉沙哑了些,语速也放慢了,像是在泥泞中艰难跋涉,“说起来,也没什么特别戏剧性的事情。就是那段时间,我手头同时跟进好几个跨省的离婚财产纠纷案,当事人都是高净值客户,财产分布在不同省市,光是取证和协调当地法院就要来回飞。经常一周跑两三个城市,深更半夜还在酒店里整理证据材料;她那边,孩子刚出生不久,新生儿闹觉、喂奶、儿保,天天手忙脚乱。我回家累得倒头就睡,她累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沟通基本靠微信留言,关怀基本靠转账记录。”他苦笑了一下,那笑容里充满了疲惫,“她觉得我像个住酒店的房客,我觉得她全部心思都在孩子身上。她说在这个家里像个单亲妈妈,感觉不到一点安全感,就像住在随时会塌的房子里。”

他停顿了一下,深吸一口气,像是在积蓄力量说出结论:“我那时候就想,既然我说什么她都听不进去了,那就不如用行动表示。我把我们最大的一份资产给她,白纸黑字写清楚,这总该能证明我的诚意,让她安心了吧?”

【李笑然内心OS达到高潮:“安全感就像住在会塌的房子里”。多么形象的比喻。但是什么抽走了婚姻这座房子的承重墙?绝不是日常的忙碌和争吵。那是每一对普通夫妻都可能经历的磨损,最多导致墙皮剥落,绝不会动摇地基。能导致结构性崩塌、让人产生“塌房”恐惧的,只能是地基的断裂——信任的彻底瓦解。而最能彻底摧毁夫妻间信任的,只有原则性的背叛。此刻,之前所有收集到的信息碎片,如同散落的磁铁,瞬间被这个结论吸引,拼合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周一电话里对家庭状况的讳莫如深、整个下午长谈中对妻子和家庭的轻描淡写与隐隐轻视、朋友圈里精心维护的、毫无家庭痕迹的“钻石王老五”人设……以及,这次会面中,那束不合时宜、寓意暧昧的粉色喷漆玫瑰,那个看似为她着想、实则极易建立人身依附关系的“聋人律师”职业画饼……所有这些矛盾,在此刻都有了统一的、合理的解释:他出轨了,并且证据确凿,被妻子抓了现行。这份“诚意满满”的婚内财产协议,根本不是什么爱的礼物或伟大牺牲,而是他在东窗事发后,为了平息怒火、保住婚姻外壳(为了孩子?更可能是为了至关重要的社会形象和事业稳定),被迫签下的“城下之盟”,是他的“认罪协议书”和“行为保证金”。而他此刻对李笑然的种种暗示与靠近,不过是在婚姻窒息后,急于寻找下一个“便携式”情感寄托的惯性动作。一个做离婚律师、深谙财产分割风险的人,甘愿签下这份留有后手但依然约束力极强的协议,他所犯错误的严重性,可想而知。】

李笑然没有再追问任何细节。她知道,那条界线之后,就是鲜血淋漓的真相,一旦跨过,这场优雅的“人性观察”就会变成难堪的撕扯。她此行的目的不是审判,而是理解与验证。答案已经清晰得如同窗外渐渐亮起的灯火。

她只是静静地听着,目光落在文吉因为激动而微微泛红的脸颊上,眼神里没有惊讶,没有鄙夷,只有一种深不见底的、悲悯的了然。等他全部说完,空气中弥漫着倾诉后的虚脱。李笑然知道,该为这场对话画上句号了。

她先是轻轻叹了口气,这口气叹得悠长而复杂,仿佛为这个已然清晰的故事落下注脚。随后,她将目光转向窗外,夕阳的余晖将高楼林立的城市切割成明暗交错的几何体,玻璃幕墙上的金光正在一点点褪去,夜幕开始从城市的角落悄然蔓延。"安全感……"她像是自言自语般地重复着这个词,声音轻得像一阵烟,"是啊,这东西很奇怪。建立起来要很久很久,摧毁它,却往往只需要一瞬间。"

她的语气平缓,没有一丝波澜,却像一面冰冷的镜子,照出了文吉所有借口背后的苍白。这句话,没有半个字指责他,却比任何疾言厉色的质问都更具穿透力。它轻轻揭开了那个他拼命想掩盖的、关于“那一瞬间”的真相。

文吉感到一股寒意从脊椎升起。他看着她平静的侧脸,突然意识到,自己刚才那番声情并茂的辩解,在她面前,可能就像一场滑稽的独角戏。她早已看透了一切,只是不忍心,或者说不屑于,当面拆穿他那点可怜的自尊。

李笑然收回目光,重新看向他,脸上又恢复了那种温和的、带着些许疏离的微笑。“不管怎么样,”她语气轻松地总结道,仿佛给一个案例做了结语,“能做出这样的决定,总归是需要很大勇气的。”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对他“担当”的肯定,也可以理解为对他“处境”的讽刺,全看听者如何理解。

说完,她不再停留,优雅地拿起桌上的手机,指尖轻触屏幕。"哎呀,"她看了眼时间,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急切,"都这个点了,再不去医院真赶不上疫苗了。"

话音未落,她的右手已经利落地握紧包带,将那只德尔沃手袋从身侧稳稳提起,置于膝上。这个连贯的动作与她之前始终保持的静态倾听姿态形成鲜明对比,清晰地传递出“谈话结束,即刻离开”的信号。

该收网了。关于这个男人,关于他充满算计的婚姻,关于这场典型的中年危机,她已经收集到了足够丰富的样本。内心的资料库又添了新案例,一种研究者完成任务后的满足感油然而生。

文吉显然察觉到了这个不容错读的信号。他的喉结滚动了一下,就在李笑然的双腿发力、身体即将完全站直的瞬间,他突然开口:"等一下!笑笑,你之前。。。。。。"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种不寻常的急切,像是生怕这个机会转瞬即逝。这句话成功地让李笑然起身的动作微微一顿。她的手指仍紧握着包带,身体却停在了将起未起的姿态,目光重新落回文吉脸上,带着一丝询问的意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