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若妍说的两页纸,还真的就是两页纸。
一张是做了标记的京市地图,上面标注一下西d图书大厦周边几所幼儿园的位置编好号。另一张纸是对应编号的幼儿园特色简介,并且编号顺序就是推荐的排序。至于按照怎样的价值观排序,要换位思考,站在需求方的角度充分理解那几条关注点。
林若妍表示首选是师资力量好校舍新或者有特色的,最好幼儿园内的书比较多,林梦溪喜欢看书。其次,可以考虑双语教学,并且是真有外教那种。至于户籍要求、收费以及其他条件内容,都可以作为比较项。
不用将每一家幼儿园的详细资料全都抄上,要尽量精简,一张纸写下,信息经过筛选浓缩,看的人才能一目了然。
新手或者不用心做事的人,最多是找了一堆幼儿园自有的宣传材料,能按顺序整理一下前后迭放就已经不错了。反正材料越多,不是显得越有工作量么?
其实并不然,化繁为简,简明扼要到一目了然,所有数据经过分析整理,且要符合使用者的价值观,这才更能凸显出材料制作者的水平和意义。
王魁讲到这里,感慨道:“以前面对陌生棘手的问题,我总有畏惧,自己花了很多功夫弄出来的资料,表达的不到位未必真的有用。如今听了林小姐说的这套做事方法,才恍然大悟,按照这个不止是选幼儿园,就算其他陌生的事,我以后也都有了工作方法,一点也不难了。”
林如许听完也是很有感触,没想到妹妹竟然无师自通,那么了解上位者对信息处理的需求,还能耐心给别人讲明白。
这让他不得不怀疑,妹妹真的只是在南方的工厂里打过工么?她从哪里知道的这么多?
林若妍能有如此见识,当然是现实中给人打工那么多年,用惨痛的血泪教训总结出来应对老板的经验。老板可以容忍信息不全,但是给他看的一定是处理过的信息,如果只是传声筒跑腿拿数据的,那价值就不大,很可能随时被取代了。
而且能用一张纸说完的事,绝对不要搞太多页。那种华丽的厚厚的文稿,是忽悠外行用的,自家老板要的都是简明扼要,有对比有分析有结论,纯纯的干货才行。
现在找幼儿园这种劳心费力的事,她已经忽悠着安排给高材生王魁了,并且看成果完成情况,她还打算单独给王魁发点奖金补贴,这种能冠冕堂皇发钱给人的事,想来败家系统也不会阻止。
她自己节省了不少精力,又有了花钱的由头,腾出来的时间,她就能专心致志去找自己心仪的四合院了。
买一个不够
王魁给林若妍介绍了一位稳重的女中介秦爽,特别了解x城区这一片的二手房。当然这个时候,做中介的人并不多,关注四合院的就更少了。
小秦恰好是比较早接触这些的,人也勤奋,只要是房源来者不拒。
四合院是京市的特色民居,不过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大多数这种百年历史的老宅院逐渐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宽阔的大马路和那个时代流行的简易楼、筒子楼,以及少量新式的单元楼。
现存的四合院,除了被一些单位占用的比较齐整,更多的是参差不齐的大杂院。
一个正经四合院内十几户人家挤着,各种私搭乱建,取暖和做饭都靠烧煤,冬天冷的要命,夏天蚊虫滋生,一个水龙头很多人抢,上厕所还要出了院子到街面的公厕,总之是各种不方便。
当然也有那种打算出国移民的,祖上传下来一个相对齐整的院子,房契地契都有,只是很可能多年没人住,墙倒屋塌荒凉的要命。
小秦很难理解为什么这位坐着豪车来的林家大小姐,会对胡同里的四合院感兴趣。听王魁说,林家在临近机场的近郊区已经有个大别墅了。他们要买,也该是买城里新盖起来那些有电梯的高层漂亮房子才对。
不过这种问题小秦是不会问的,她手头恰好有那么两套怎么也卖不出去的院子,寻思着是不是给推销一下。
林若妍带着儿子,也不是随便乱转,先听小秦介绍了一下她手里的房源,普通住宅完全不考虑,就只看四合院。
小秦顺路带着先看了两处,一处院子只有一进,不过一直有人住,产权明确,补好土地证就能交易,这个已经有人下定了。
还有一处是个大杂院,里面私搭乱建太严重,林若妍看了一下位置,知道这里早晚要拆,就先不考虑了。她可是要给儿子买个能住十几年的固定资产呢。
于是最后,小秦祭出了杀手锏,就是那两处背靠背的困难院子。
这两套一直卖不出去的院子是挨着的,在西d附近,一个从南边胡同进,一个是在北边胡同沿街开门的门脸房。
南边胡同进的那一处是个格局方正的三进大院子,以前是某个单位征用过的,后来院子的所有者平反了,房契地契都给还了回来,单位也立刻腾退搬走,这家主人却并没有搬回来住,房子就一直荒废着。
现在这院子里除了乱长的几棵参天大树,泥土地面和房顶上全都是草,所有的屋子不是坍塌就是快坍塌的样子,简直是惨不忍睹。
但是这院子大啊,地契房契都有产权单一且齐全,是第一批归还的私产手续很正规,比那些很多户挤在一起,产权一大堆夹杂不清的要简单多了。
所以房主要价四百万。如果想要拆分着买,那还要去办各种手续,房主人不在京市,已经办了国绿卡,往返一趟国内非常麻烦,所以只想整卖,若是能一次性付全款,还能再让十万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