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仔小说网

旺仔小说网>农家田宠 第122章 > 第40章云浩哥哥(第1页)

第40章云浩哥哥(第1页)

在此时,不管是冷云翳的心中还是小厮长顺的心中,谁都没把这个小丫头当回事,可谁知道之后……

木棉这边,见一个大男人就这么莫名其妙的看了自己一顿,然后一句话也没说就这么走了,木棉有些恼火,低声望着已经走远极为高大的身影,没好气嘀咕了一句,“瞧着好模好样的大男人,这长的也不像个女人啊,这么爱管闲事干什么,真讨厌。”

周氏刚才一直跟木棉说话,没注意有什么人经过,只听到木棉说谁讨厌,她立即追问道,“棉儿,你说谁讨厌,是不是觉着娘……”

“不是,不是,这些事以后再说,反正娘你只要记住,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十六岁之前,我没打算嫁人,你别想着给我折腾。”木棉截住周氏的话,接着道,“怎么的我也要让咱们家里好起来再考虑这事儿,下次别再说了。”

周氏觉着这事儿一下子也说不清楚,便也暂时答应道,“成吧,那你自己看着办。”

两母女简单的说完,那边竹儿和笋儿已经选好自己要的东西了,在不远处溜达的木火宝也回来了,一家人便浩浩荡荡的又去了刚才他们说的粮油铺子。

一家子才到那铺子的门口,在门口坐着的一个四十来岁,瞧着打扮颇有几分气质的妇人就站了起来,冲木火宝一家打交道,“哟,是火宝兄弟一家啊,今儿咋是你们来买东西,你们家不一直是江婶子来赶集的吗?”

木火宝一听,有些不好意思的开口,“珠花嫂子,我们家前儿分家了,就我们一家子单过,所以……”

“分家了啊,其实分了也好,迟早要分的。”被唤作珠花嫂子的妇人倒是不以为意,立即拉着他们往里边走,笑着说,“看看,要买些啥,乡里乡亲的,我给你算便宜些。”

等木火宝和周氏进去之后,木棉跟着要进门,没想到妇人对木棉好似格外热情一般,她拉着木棉的手,特意打着招呼,“棉儿也一起来了啊,我可是有一阵子没见到你了,这棉儿可真是越长越好看了,我没记错的话,今年都有十三了吧。”

在木棉的记忆中,她根本不记得有珠花婶子这一号人,也不知道这话该怎么接,就往周氏看去。

好在周氏和珠花婶子挺熟的模样,她忙接过话,“嗯,下个月就满十三了。”

珠花婶子一听,立即就接话道,“十三了啊,是到了要定亲的年纪了吧……”

木棉又忍不住想翻白眼了,她忙岔开话题,“珠花婶子,我想买些炒菜用的配料,能带我看看么。”

“好叻。”没想到珠花婶子应下后,自己仍是站着门口,没打算领木棉去看,却是冲店铺后边喊了一大声,“云浩,你出来一下,你棉儿妹妹一家来买东西,你出来带着棉儿看看。”

“娘,你甭骗我。”一个年轻的男声从铺子后传出来,紧接着铺子的帘子掀开,一个惊喜的声音随着传来,“棉儿,你真来了?”

伴着声音,从铺子里边走出一个身材修长的年轻人,没等木棉看清楚他的样貌,她身后的竹儿和笋儿却好似和年轻人极其熟悉一般,两人笑闹着就往云浩那边扑了过去,大声的叫着,“云浩哥哥。”

只见被称为云浩哥哥的人在看到竹儿和笋儿之后,脸上立即露出了一抹和煦的笑容,他低头看向两个小丫头,还一手摸着笋儿的的头说,笑着说,“笋儿不是一直闹着要来云浩哥哥家的铺子里瞧瞧么,今儿来了,四处看看,有想吃的东西,云浩哥哥给你们拿。”

笋儿一听,立即拍着手说,“云浩哥哥没骗我们?”

见自家闺女这样不懂诡谲,在和珠花婶子唠嗑的周氏轻斥了一句,“笋儿,不得无礼,云浩哥哥家……”

倒是云浩完全不以为意,他冲周氏笑着道,“婶子,没事,这是我答应竹儿和笋儿的,再说是自家的铺子,不碍事。”

在和周氏唠嗑的珠花婶子也笑着说,“是,弟妹,小孩子能吃得了多少,咱们唠咱们的,让他们几个孩子闹着玩去。”

“我是怕……”周氏心里总觉得不好意思。

“怕啥呢,就这么点东西,我们家难道还会舍不得不成。”珠花婶子看了远处的云浩和木棉一眼,低声凑近周氏道,“可别忘了,我之前可是跟你说过的,我们家云浩可是相中了你们家棉……”

珠花婶子没说完,就抿着唇笑了下,之后才接着说,“要真成事,我们可是一家人了。”

“啊?”珠花婶子的这一番话说是让周氏有些受宠若惊也不夸张,因为这刘家吧,在村里来说,家境虽说不能和陈家那样的大地主比,但是比一般人要过的好的多,至少他们家开的起一个铺子,有稳定的收入,能养活一家人。

而且他们家里,也是村里难得几个不用租种陈地主家的田,自己家有田的人,虽说田不多,但却是足够他们一家三口的嚼用了。

只是美中不足的是,周氏以前一直觉着他们家人丁有些单薄,按理来说,无论如何,在一个村子里,家里多少有些兄弟姐妹,亲戚朋友什么的,但他们家什么亲戚都没有,就一直他们一家三口住着。

而且据村里一些老人说,他们家当初来这村里好似有些莫名其妙,大约二十年前,就珠花婶子和她男人刘叔,大名刘三水,人称刘叔,当时他们就抱着一个才出生没多久的孩子,来了这村里,然后给了村里一户人家不少钱,买了个屋子,就在这村里住下了,之后过了好几年,他们一直被村里人说是外来户,村里人多少有些好奇,但是谁也打听不出来任何事情。

反正这户人家在当时来看,在村里显的是颇为神秘的,只是因为两口子人还不错,而且当时出手大方,之后也就慢慢的在村里住下来了,而且日子好像比一般人也过得好,在村里需要人拿出一些银两做修桥铺路这种事情的时候,他们家虽然每次拿出来的不多,但是也从来不会拒绝。

这样的人家在村里久了自然就容易被人接受,而且还多少有些声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