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仔小说网

旺仔小说网>我靠基建当妖皇作者霹雳 > 家宴风波以工固权(第1页)

家宴风波以工固权(第1页)

陶谦的丧仪在庄重与哀思中结束,白色的幡旗尚未完全撤去,彭城上空弥漫着一种新旧交替特有的凝重气息。陶策正式继任徐州牧的消息已传檄各郡,但权力的真正稳固,远非一纸文书所能定鼎。

州牧府,家宴。

这并非一场喜庆的宴会,而是在守孝期间的简单家聚,意在维系陶氏家族表面的和睦。厅堂内布置素雅,烛光代替了往日的喧嚣。

陶策坐于主位,一身玄色深衣,仅在袖口绣有暗纹,以示守制。他面容平静,目光沉稳,已初步具备一方州牧的威仪。

其下首左右,分别坐着他的两位兄长——陶商与陶应。

大哥陶商年近三旬,面容与陶谦有几分相似,却更显文弱,脸色带着一种久居室内的苍白。他身着锦缎深衣,手指纤细,此刻正小口啜饮着杯中清水,眼神低垂,不知在想些什么。他身后站着两个眼神精悍的扈从,气息沉稳,显然是精挑细选的好手。

二哥陶应则显得跳脱许多,约二十出头,穿着色彩稍显明快的绸衫,腰间缀着玉佩,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目光不时瞟向主位上的陶策,带着几分不甘与审视。他曾是陶谦最为宠爱的儿子,本以为父亲去后,纵使自己不能继位,也能获得极大权柄,没曾想风头全被这个往日里不起眼的幼弟夺去。

“三弟,”陶应终于忍不住开口,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酸意,“如今你贵为州牧,日理万机,连我等兄弟想见一面都难了。听闻你近日又在规划什么‘彭城至下邳官道硬化’?还要征发数万民夫?这未免太过劳民伤财了吧?父亲在时,常以休养生息为要。”

陶商闻言,也缓缓放下水杯,声音温和却带着绵里藏针的意味:“二弟所言,不无道理。三弟年少有为,连破强敌,为兄佩服。然,治国如烹小鲜,不可操之过急。大兴土木,固然能强防御,然亦需顾及民力,更需……顾及各方平衡。”他话语中的“各方平衡”,意有所指,目光似无意地扫过厅外,仿佛在暗示那些支持他们的徐州本土势力。

陶策心中冷笑,这两位兄长,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无非是见自己掌握大权,心生不满,想来分一杯羹,或是试图以“兄长”的身份施加影响。他们代表了徐州内部那些更倾向于保守、维持原有利益格局的势力。

“大哥、二哥关心州事,策感激不尽。”陶策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然,当今乱世,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曹贼北窥,袁术南伺,若无坚城利械,无通达之道,无充盈之仓廪,休养生息不过是待宰羔羊之梦呓。”

他目光扫过两位兄长:“至于民力,策所行‘以工代赈’,民夫劳作,皆付钱粮,非是无偿徭役,更能促进商贸流通,何来伤财?此非耗损,而是投资未来!唯有根基牢固,方能真正谈‘平衡’与‘休养’。”

陶应被驳得脸色微红,还想争辩,陶商却轻轻按住他的手,微笑道:“三弟志存高远,为兄不如。只是,如此浩大工程,涉及钱粮、人力、土地,千头万绪,三弟身边虽有余(糜竺)、曹(豹)等人辅佐,恐也难以面面俱到。为兄不才,愿为三弟分忧,这钱粮审计或民夫调度之事……”

他终于图穷匕见,想要插手核心事务。

就在这时,一名侍从匆匆入内,禀报道:“启禀州牧,军师中郎将顾划、糜别驾在外求见,言有紧急军情。”

陶策心中一动,知道这是顾划和糜竺按约定前来为他解围,亦或是真有要事。他顺势起身,对陶商、陶应道:“大哥、二哥也听到了,军情紧急,弟需即刻处理。家宴之事,容后再叙。至于州务,”他语气转淡,“策既受先父重托,自有考量,不劳二位兄长过多操劳。”

说完,他对二人微微颔首,便转身离去,步伐沉稳,将陶商瞬间阴沉的脸色和陶应几乎压抑不住的怒气抛在身后。

书房内,烛火通明。顾划与糜竺早已等候在此,脸色凝重。

“主公,”顾划率先开口,“小沛方面,陈元龙先生已有密信传回。”

“情况如何?”陶策立刻问道,这是他目前最关心的事情之一。

顾划将一卷帛书呈上:“刘备并未立刻接受我方的‘援助’,但其态度暧昧。他盛赞主公‘年少英杰,心系民生’,对规划书中所绘水利、城防之策表现出极大兴趣,尤其是对其治下民生改善部分。然,其麾下关羽、张飞似有疑虑,认为我军此举或有吞并之意。更重要的是,曹操的使者几乎与我们同时抵达小沛,其所言内容,虽未可知,但必是挑拨离间。”

陶策一边看密信,一边沉吟。刘备果然不是易于之辈,既看到了利益,也保持着警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