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仔小说网

旺仔小说网>我的消费主张 > 分店(第1页)

分店(第1页)

金秋的阳光为“省心优选”的门楣镀上一层暖色,店内井然有序。然而,何欢的目光却时常越过眼前的客流,落在斜对面那间已摘下旧招牌、被绿色防尘网包裹的铺面上。那里传来的不再是嘈杂的噪音,而是令他心跳加速的、充满希望的施工交响曲。

与第一次接手那个文具店仓库时的无措不同,再次站在毛坯房里,何欢的感觉截然不同。陌生感被一种熟悉的掌控感取代。水电管线该如何走向?防水该做到什么标准?灯光色温怎么选才能最显食材新鲜?这些曾经需要绞尽脑汁请教工头老孙的问题,如今他已能提出明确的要求,甚至能和老孙讨论几句不同工艺的利弊。

“何老板,这次心里有谱了啊!”老孙递过一根烟,被何欢摆手拒绝后自己点上,笑着调侃,“不像上次,啥都得问我。”

“都是孙师傅您教得好。”何欢笑了笑,语气里多了几分沉稳。第一次创业的摸爬滚打,加上系统每日任务见缝插针的“锤炼”——【购买一本《零售空间精细化运营》】、【学习一个供应链管理基础网课】——那些零散的知识在实践中被反复验证、吸收,融会贯通,让他不再是那个只有一腔孤勇的职场新人。他清楚流程,懂得关键节点,这次的焦虑,不再源于“怎么做”,而是源于“如何做得更好、更高效、更与众不同”。

他的压力来自更高维度:如何将两家店有机联动,形成“1+1>2”的效应?新店的明档厨房不仅是增加品类,更承担着吸引客流、提升口碑的战略任务,它的定位、出品标准、与小刘师傅的磨合,每一个环节都需反复推敲。扩大的经营规模意味着更复杂的库存管理和资金周转,林薇早已提醒他注意现金流压力。此外,还要考虑两家店之间的人员调配、标准化管理……

这些宏观的、战略层面的思考,像一张更复杂的网,取代了初时的琐碎技术问题,成为他新的挑战。他常常在深夜对着笔记本,反复修改新店的布局图和开业初期的营销计划。

沉姨和王阿姨依然是他的“定海神针”,但角色悄然变化。她们从最初的指导者,变成了更积极的“合伙人”。

“小何,新店那边我看冰柜位置还得调调,不然卸货不方便。”

“熟食的定价我想过了,不能光算成本,还得看对面超市卖多少,咱们质量好,稍微贵点没事,但得让人觉着值!”

她们的每一条建议都依然源于实战,但何欢现在能更快地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并融入自己的整体规划中。

找到小刘师傅的过程也比第一次招聘顺利得多。沉姨牵线后,何欢与小刘的沟通直奔主题,他清晰地表达了对菜品“健康、家常、极致口味”的要求,以及对新厨房的投入计划。小刘师傅话不多,但两人在“做好东西”的理念上一拍即合,合作关系的建立显得水到渠成,少了试探,多了默契。

人员的扩充也体现了他的成长。他不再仅仅看到岗位空缺,而是开始思考人力结构。他给王阿姨提升了职位和薪水,明确请她协助自己管理两家店的日常运营和协调新老员工。这种授权并非甩手掌柜,而是基于数月来建立的信任和王阿姨展现出的责任心。

这天下午,何欢正在新店和老孙确认最后的瓷砖铺贴效果,一个穿着西装、提着公文包的年轻男子走了进来。

“您好,请问老板在吗?”

何欢转过身,他穿着沾灰的工装,但眼神平静:“我就是,有什么事?”

“您好您好!”男子立刻笑着递上名片,“我是‘宏发商贸’的业务代表,姓李。恭喜您扩店!我们代理几个不错的饮料和休闲食品品牌,您看看新店有没有合作机会?”

何欢接过名片,心态已与初次面对供应商时不同。少了些紧张,多了些审视。他迅速在脑中过了一遍现有供应商的合同条款和这批新品牌的知名度与口碑。

“李经理,谢谢。我们选品比较看重成分和用户反馈,”他语气平和,直接切中要点,“进场费我们不考虑。如果品质和价格合适,我们可以先小批量试销,效果好再谈长期合作。”他的话依旧直接,却不是生硬的拒绝,而是带着明确条件的商业对话,虽然离圆滑的老练还差得远,却已初具分寸感。

李经理显然习惯了各种反应,依旧专业地留下资料:“当然!品质说话!您先看看,有兴趣随时联系!”

送走业务代表,何欢看着初具规模的新店,深吸了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水泥、木材和新油漆的味道。他依然会为整体的预算控制感到压力,为如何激发新老员工的积极性而思考,为开业后能否达到预期而忐忑。

但他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变化。他不再仅仅是“省心优选”的店主,正在向一个真正的“经营者”蜕变。脚下的路依然很长,但第一次,他觉得自己真正握紧了方向盘,虽然前路仍有迷雾,但他已学会了看地图,并有了踩下油门的勇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