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厚礼”与“诚意”很快便送到了寿春。
袁术高坐于富丽堂皇的府邸之中,身着锦绣华服,环佩叮当,面容带着几分养尊处优的浮白与志得意满。他掂量着曹操使者送上的珍宝清单,又听着使者转述曹操对陶谦病重、徐州无主、其子陶策“年少妄为,大兴土木,民怨沸腾”的描述,一双细长的眼睛里闪烁着贪婪与野心的光芒。
“哦?曹孟德竟舍得将徐州这块肥肉让与孤?”袁术语气慵懒,带着一丝怀疑。
使者躬身,言辞恳切:“我主言,陶谦垂死,其子不足为虑。然徐州毕竟乃四战之地,我主北方有袁绍牵绊,实难兼顾。后将军(袁术自称)雄才大略,兵精粮足,得徐州则如虎添翼,霸业可成!我主只愿与后将军结好,共图大事。”
这番话说得袁术心花怒放。他早有称帝之心,若能得徐州,不仅实力大增,更能打通北上中原的要道,意义非凡。至于陶谦那个据说会玩泥巴的小儿子?他根本未曾放在眼里。
“哼,陶恭祖教子无方,致使徐州动荡,孤既为汉室重臣,岂能坐视不理?”袁术冠冕堂皇地说道,随即挥手下令,“传令纪灵,点齐三万兵马,兵发徐州!替陶恭祖……‘管教’一下他那不知天高地厚的儿子!”
彭城,州牧府,紧急军议。
气氛比之前曹军来犯时更为凝重。陶谦躺在病榻上,由仆役搀扶着勉强坐起,听着糜竺禀报袁术大军南下的消息,脸色灰败,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
“袁……袁公路……他也来趁火打劫……”陶谦气息奄奄,眼中满是绝望。一个曹操已让徐州元气大伤,如今又添一个实力更强的袁术?
堂下,陈珪眼观鼻,鼻观心,沉默不语,但嘴角那一丝难以察觉的弧度,却透露了他内心的某种期待。他早已暗中向袁术示好,若袁术得势,他陈家便是功臣。
糜竺面带忧色,看向站在中央的陶策:“少主公,袁术以大将纪灵为先锋,率三万精锐南下,号称十万,兵锋直指泗水、淮阴一线,其意在切断我彭城与南方联系,进而合围!形势危殆!”
曹豹等将领则是群情激愤,纷纷请战。
“主公!末将愿率兵迎击纪灵,必不使其踏入徐州腹地!”
“袁术匹夫,安敢欺我徐州无人!”
陶策并未立刻表态,他身着一身简便的深色劲装,显得干练而沉稳。他走到悬挂的巨幅地图前,目光锐利地扫过袁术可能的进军路线——主要是沿泗水南下,威胁淮阴,进而西进包抄彭城。
“纪灵乃袁术麾下头号猛将,兵力三倍于我出击部队,正面迎战,胜算渺茫。”陶策冷静地分析,声音不大,却让激动的将领们安静下来,“且,曹操在北虎视眈眈,若我军主力南调,北线空虚,曹孟德绝不会放过此等良机。”
“那……难道就坐视袁术长驱直入吗?”曹豹急道。
陶策的手指在地图上彭城以南、泗水沿岸的几个点重重划过:“不!我们不但要守,还要让他纪灵,在这泗水河畔,撞得头破血流!”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陶谦身上:“父亲,诸位!袁术此来,看似势大,实则有其致命弱点!”
“其一,劳师远征,补给线长,利于速战,不利久持。”
“其二,纪灵骄狂,必轻视我军,尤其轻视我之‘基建’成果!”
“其三,其行军路线,沿泗水而下,正落入我新建水利防御体系之覆盖范围!”
顾划适时上前,补充道:“主公所言极是。我等可采取‘梯次阻击,疲敌扰敌’之策。不必寻求主力决战,而是利用我们新建的烽燧、哨卡、以及沿河加固的据点,层层设防,以小股精锐不断袭扰其粮道、前锋,迟滞其进军速度。”
陶策接过话头,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同时,我们要送纪灵一份‘大礼’!他不是沿着泗水来吗?我们就让他在泗水畔,好好‘饮’一壶!”
他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计划:在纪灵大军必经的一处名为“葫芦口”的狭窄河湾,利用提前修建的隐蔽水闸和引水渠,再来一次“水攻”,但规模和控制精度,将远超落雁陂!
“此外,”陶策看向曹豹,“曹将军,你率五千精兵,不必与纪灵正面交锋,待其前锋受挫,军心疲惫,后勤不继时,从其侧翼迂回,专打其粮队与后续部队!记住,一击即走,绝不恋战!”
“末将明白!”曹豹兴奋地领命。
“糜别驾,”陶策又看向糜竺,“后勤与城内稳定,便托付给您了。尤其是流言,务必彻底肃清!”
“少主公放心!”糜竺郑重应下。
陶策最后对顾划道:“谋远,你随我亲临‘葫芦口’,主持此次‘水礼’!同时,将我让你秘密督造的那些‘新玩意’,也运过去,是时候让纪灵开开眼了!”
泗水之畔,葫芦口。
此地因河道在此陡然收窄,形似葫芦而得名,两岸地势渐高,林木丛生,是理想的设伏地点。陶策早已在此地依托地形,修建了更加隐蔽和坚固的水利设施——不是简单的堤坝,而是包含了可控制启闭的石制水闸、以及多条通往低洼进军路线的石砌暗渠。
此刻,陶策、顾划以及一众工匠、精锐士卒,正隐蔽在两岸高地的工事内。与落雁陂的仓促不同,这里的工事更加完善,甚至挖掘了藏兵洞和物资储备库。
除了水利设施,更引人注目的是河岸高处架设的十余架造型奇特的木质器械——砲车(早期投石机)。这是陶策根据记忆中的牵引式投石机(配重式尚未出现)原理,结合当下工艺,由顾划组织能工巧匠秘密打造的。它们结构相对简单,以巨大的杠杆原理抛射石块,但经过陶策的优化(如滑轮组省力上弦、标准化配重),其射程和精度远超这个时代常见的简易抛石装置。